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Intel 18A更多細節曝光 4月21日消息,根據VLSI 2025最新曝光的資料中,英特爾披露了更多的關于其最新的 Intel 18A制程的細節。 根據英特爾官網的此前公布的資料顯示,Intel 18A采用了RibbonFET 環繞柵極晶體管(GAA) 技術,可實現電流的精確控制,同時還率先采用了業界首創的 PowerVia 背面供電技術,可將密度和單元利用率提高 5% 至 10%,并降低電阻供電下降,從而使 ISO 功率性能提高高達 4%,并且與正面功率設計相比,固有電阻 (IR) 下降大大降低。與Intel 3 工藝節點相比,Intel 18A的每瓦性能提高 15%,芯片密度提高 30% 。 最新資料顯示,Intel 18A提供了高性能(HP)和高密度(HD)庫,具有全功能的技術設計功能和增強的設計易用性。在 PPA 比較中,Intel 18A 在標準 Arm 內核子塊上設法在 1.1V 電壓下提供 25% 的速度提高和 36% 的功耗降低。除此之外,Intel 18A 實現了比 Intel 3 更好的面積利用率,這意味著該工藝可以實現更好的面積效率和更高密度設計的潛力。 發表于:4/21/2025 長電科技2024年營收創新高 穩居全球委外封測第三 4月20日傍晚,國產半導體封測大廠長電科技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報告,其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繼續穩居全球球委外封測(OSAT)市場第三,凈利潤也保持了穩步的增長。 2024年營收達359.62億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報告顯示,長電科技2024年營業收入約359.62億元,同比增長21.24%,創下了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6.1億元,同比增長9.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人民幣15.5 億元,同比增長17.02%。基本每股收益0.9元,同比增長9.76%。 發表于:4/21/2025 中微董事長尹志堯放棄美籍,恢復中國籍! 4月17日晚間,中微公司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顯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志堯已放棄美籍,恢復了中國籍。 發表于:4/21/2025 天工機器人成為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冠軍 4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開跑,21支機器人隊伍與12000名人類選手同場競技,共同挑戰21.0975公里的賽道。 據央視新聞官微介紹,目前天工機器人以2小時40分率先沖線完賽,奪得冠軍。 發表于:4/21/2025 先進技術毫無保留供給 臺積電美國工廠虧損持續擴大 4月21日消息,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1年虧損超過了32億元,但依然不改他們努力在這里建廠的目標。 臺積電公布最新2024年報,盡管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已開始量產,不過,因量產到出貨認列營收有時間落差,子公司TSMC Arizona Corporation 去年虧損擴大,從2023 年的109.25 億元新臺幣,擴大至2024 年的142.98億元新臺幣(約合32億元+)。 發表于:4/21/2025 全光驅動計算機大突破:可編程芯片首次用光訓練神經網絡 4月21日消息,據《自然·光子學》雜志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首款極具創新性的可編程芯片,這款芯片能夠巧妙地利用光來實現非線性神經網絡的訓練。 發表于:4/21/2025 自主可控!全國產化沙克網絡研制成功 4月20日消息,據報道,山西中北測控科技有限公司在工業測控網絡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自主研發的SharkNet工業測控網絡(簡稱沙克網絡)成功實現國產化。 這一創新成果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高端工業總線技術領域的空白,更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關鍵領域的測控網絡升級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沙克網絡作為一種新型高動態智能重構工業測控網絡,其技術應用覆蓋儀器儀表、運載裝備、工業生產三大領域。 發表于:4/21/2025 ABB計劃拆分機器人業務 瑞士工業巨頭ABB于4月17日宣布,將對其機器人業務單元實施100%分拆,并計劃于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獨立上市。這一舉措標志著ABB在業務重組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旨在進一步優化公司結構,提升機器人業務的市場競爭力。 資料顯示,ABB的機器人業務在全球市場排名第二,僅次于日本發那科。2024年,該部門的銷售收入達到23億美元,占ABB集團總收入的7%,其擁有約7000名員工,生產基地遍布全球,包括瑞典韋斯特羅斯、美國密歇根和中國上海。 發表于:4/18/2025 Cadence宣布將收購Arm的Artisan基礎IP業務 4 月 17 日消息,EDA 和 IP 巨頭 Cadence 楷登電子當地時間 16 日宣布已同 Arm 達成一份協議,將收購后者的 Artisan 基礎 IP 業務,這將進一步豐富 Cadence 的半導體設計 IP 產品組合。 發表于:4/18/2025 TDK成功研發世界首臺自旋光電探測器 4 月 17 日消息,日本 TDK 當地時間 15 日宣布其成功研發出世界首臺“自旋光電探測器”,宣稱其響應延遲僅有 20 皮秒(IT之家注:即 0.02 納秒,2×10-11 秒),速度是傳統半導體光電探測器的十倍。 發表于:4/18/2025 我國科學家發現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新特性 4 月 17 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動力鋰電池工程實驗室劉兆平研究員、邱報副研究員等人 4 月 16 日晚在國際學術期刊 Nature 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Negative-thermal expansion and oxygen-redox electrochemistry" 的研究論文。 他們發現高容量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在受熱時出現晶格收縮的反常現象,而這種 " 遇熱收縮 " 行為可以幫助老化的鋰電池恢復電壓,讓鋰電池 " 返老還童 "。這一發現為開發更智能、更耐用的下一代高比能鋰電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望改變未來電池的設計和使用方式。 發表于:4/18/2025 臺積電再次否認入股英特爾晶圓廠 4月17日,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召開法說會,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財報。雖然營收和利潤環比均出現了小幅下滑,但同比均實現了大幅增長,也符合之前的業績指引。在法說會上,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還首次正面回應了“入股英特爾晶圓廠”的傳聞,以及美國特朗普關稅正的影響。 發表于:4/18/2025 群創發聲明否認面板級封裝技術能力不足 4月16日消息,顯示面板大廠群創針對日經亞洲(Nikkei Asia)15日涉及群創的技術能力的報道,發布了澄清聲明,否認相關不實報道。 發表于:4/18/2025 友達董事長稱面板廠不會赴美設廠 4月16日,“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正式開幕。針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發動關稅戰,以推動美國本土制造業的舉動,顯示面板大廠友達光電董事長彭雙浪在展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以目前環境來看,面板廠不會赴美設廠,因為設廠一定虧錢,做的越多賠的越多。 發表于:4/18/2025 半導體制造AI大腦:從CIM1.0到CIM 3.0的中國式躍遷 作為中國本土唯一上線12吋量產產線的工程智能系統提供商,100%國產化多模態大模型智能制造應用領跑者,智現未來給出的“AgentNet驅動CIM 3.0”的技術破局路徑,正在重構產業范式。 發表于:4/17/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