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臺積電美國3nm晶圓廠基建完工 預計2027年量產 6月30日消息,據臺媒《工商時報》報道,為滿足客戶美國制造需求的增長,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建廠正在加速。據供應鏈透露,規劃配置3nm先進制程的臺積電亞利桑那州二廠(P2)已經完成建設,整體進度有所提前,臺積電正致力于依據客戶對AI相關的強勁需求加速量產進度,預計后續到量產的進度將壓縮在約兩年。 發表于:7/1/2025 三星電子1c nm DRAM內存工藝開發完成 7 月 1 日消息,綜合韓媒 ETNews、AJUNEWS、fnnews 報道,三星電子當地時間昨日下午對其第六代 10nm 級 DRAM 內存工藝 1c 納米授予生產準備批準 (PRA)。這標志著三星完成 1c nm 內存開發,準備向量產轉移。 發表于:7/1/2025 碳化硅巨頭Wolfspeed啟動破產重組 7 月 1 日消息,美國碳化硅 (SiC) 技術企業 Wolfspeed 當地時間 6 月 30 日宣布已采取下一步措施實施此前與主要債權人達成的《重組支持協議》,預計將在 2025 年三季度末完成司法重整并恢復正常運營。 根據 6 月下旬達成的《協議》,Wolfspeed 的總債務將減少約 70% 發表于:7/1/2025 香港首座8英寸碳化硅晶圓廠獲批 7 月 1 日消息,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網站,香港創新科技署(創科署)6 月 25 日宣布,“創新及科技基金”下設的“新型工業評審委員會”支持杰立方半導體(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申請。 發表于:7/1/2025 臺積電“2025年中國技術論壇”揭秘 在結束了北美、中國臺灣、歐洲、日本等地的年度技術論壇之后,6月25日,晶圓代工龍頭大廠臺積電“2025年中國技術論壇”正式在上海召開。 在此次論壇上,臺積電介紹了其對于整個半導體市場的展望,并面向中國客戶介紹其最新的技術進展。由于臺積電面向中國客戶提供先進制程晶圓代工服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是AI芯片相關),因此,在此次中國技術論壇上,臺積電似乎并未將其尖端制程工藝作為介紹重點。臺積電官方向芯智訊提供的新聞稿也只是介紹了其先進封裝技術和特殊制程技術(部分尖端的特殊制程也未介紹)的進展以及制造布局。 發表于:7/1/2025 SEMI預計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百萬人才缺口 6 月 30 日消息,據外媒 Tom's Hardware 26 日報道,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發布最新研究顯示,半導體行業正面臨嚴峻的人才供需失衡,尤其是工程師與高層管理人才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盡管各國和企業紛紛推動人才培養計劃,但整體進展仍遠不足以緩解即將到來的技能型人才短缺,預計未來數年將出現多達 100 萬人的缺口。 發表于:7/1/2025 時代周刊2025年全球百大影響力企業:臺積電、華為等入選! 6月30日消息,美國《時代》(TIME)周刊近日公布了“2025年全球百大影響力企業”名單,臺積電、華為、阿里巴巴、比亞迪、字節跳動、DeepSeek、宇樹機器人(Unitree Robotics)等中國科技企業成功入選(還有蜜雪冰城、泡泡瑪特等非科技類企業),臺積電則是唯一上榜的晶圓代工企業。此外,亞馬遜、Meta、Arm、ASML、OpenAI等海外科技巨頭也成功入選。 發表于:7/1/2025 華為宣布開源盤古7B稠密和72B混合專家模型 2025年6月30日,華為正式宣布開源盤古7B參數的稠密模型、盤古Pro MoE 72B混合專家模型和基于昇騰的模型推理技術。 華為稱,此舉是華為踐行昇騰生態戰略的又一關鍵舉措,推動大模型技術的研究與創新發展,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在千行百業的應用與價值創造。 發表于:7/1/2025 軟銀稱目標10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超級AI平臺供應商 據路透社報道,6月27日,日本科技業投資巨頭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CEO孫正義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他希望軟銀在未來10年內成為世界最大的超級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ASI)平臺商。 發表于:7/1/2025 全球首款北斗優先全頻點高精度芯片發布 6 月 28 日消息,6 月 26 日,夢芯科技發布新一代北斗高精度系統級芯片,分別為逐夢 MX2740A(全系統全頻點)和啟夢 Ⅳ MX2730A(全系統多頻點)。來的時空信息安全起到非常大的支撐和推進(作用)。 發表于:6/30/2025 東京大學研發摻鎵氧化銦晶體取代硅材料 6月29日消息,據scitechdaily報道,在2025 年 VLSI 技術和電路研討會上,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篇題為《通過InGaOx的選擇性結晶實現環繞柵極的納米片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論文,宣布開發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的摻鎵氧化銦(InGaOx)的晶體材料,有望取代現有的硅材料,大幅提升在AI 與大數據領域應用的性能,并在后硅時代延續摩爾定律的生命力。 發表于:6/30/2025 消息稱三星SF2P下一代2nm工藝優先供應外部客戶 6 月 29 日消息,韓媒 ZDNews 發文,認為三星 Galaxy S26 系列手機所搭載的 2nm Exynos 2600 芯片,可能并不會采用該公司最先進的“SF2P”技術,三星計劃將相應工藝優先用于為外部代工客戶打造 AI 芯片,而非率先應用于自家手機。 據悉,目前三星已完成這一“SF2P”下一代 2nm 工藝設計,當下該公司正積極向潛在客戶推廣這一新工藝,試圖在競爭激烈的 AI 芯片市場中提升市場份額。該制程節點號稱相比上一代產品具備多項優勢,包括“性能至高提升 12%、功耗降低 25%、縮小 8% 的芯片面積”等特性。 不過外媒指出,三星代工部門預計將把上述技術主要用于為外部客戶生產 AI 芯片。相應方案將只面向 Foundry(代工)客戶,而不會提供給負責移動芯片設計的 System LSI 團隊,這意味著 Exynos 2600 雖然依舊會使用 2nm 工藝,但有較高概率不會應用 SF2P 技術。 發表于:6/30/2025 我國工業互聯網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 6 月 29 日消息,據央視財經報道,我國已建成全球技術領先、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工業互聯網實現 41 個工業大類全覆蓋。 據介紹,一位遠在歐洲的消費者,只需通過手機輸入他的需求:墨綠色玻璃門體、母嬰保鮮模塊、60cm 嵌入式尺寸,點擊“確認”的瞬間,需求數據就會經 5G 網絡直達我國制造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端到端延時小于 20 毫秒。5G 專網的超低時延,讓工廠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排產,自動匹配 200+ 標準模塊,10 分鐘生成最優方案,數據激活柔性產線,訂單交付周期從過去的 60 天縮短到 7 天。 發表于:6/30/2025 安富利:30載深耕中國市場,長期主義構筑可持續發展護城河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說:“企業是社會的器官,任何企業得以生存,都是因為它滿足了社會某一方面的需要,實現了某種特殊的社會目的”。這表明企業不能僅將自身的經濟利益作為唯一追求,而是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價值。 發表于:6/30/2025 中國廣電5G應急通信技術試點完成 三項首創突破 6月29日消息,今日,中國廣電宣布,近日,中國廣電集團組織中廣電移動、廣東廣電網絡在廣東汕尾市完成模擬“三斷”場景下的5G應急通信技術系列試點。 依托700MHz黃金頻譜優勢實現三項行業首創:全國首個廣播電視大塔5G 700MHz應急通信堡壘基站、業界首個5G 700MHz便攜應急通信背包站、全國首例廣播電視大塔堡壘基站保障下的高可靠5G RedCap應急廣播。 試點聚焦區域性極端天氣引發的“斷網、斷電、斷路”難題,充分發揮廣電既有基礎設施與頻譜資源優勢,在保障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同時,構建起高韌性應急通信網絡。 發表于:6/30/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