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CISSOID與依思普林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提供基于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的耐高溫、長壽命的高效、緊湊電機驅動和智能功率模塊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CISSOID S. A.(CISSOID),和中國先進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制造商 - 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依思普林)今日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共同開展研發項目,使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優良性能在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領域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實現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的全面優化和深度集成。 發表于:6/30/2022 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的終極之路 隨著近些年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車企公司都能夠進行自動駕駛的實際路測,來對外對公眾展示目前最新技術能夠達到的水平。而隨著技術的逐漸進步,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逐漸發現單靠單車智能似乎無法解決應對城市道路中的復雜多變的情況,而為了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安全的終極目標,超越人類駕駛員便成了外界對于該項技術的渴望。要完成這一目標,單靠單車智能在目前的階段來看,還十分難以實現,而此時車路協同技術也就應運而生,為的便是解決單車智能所無法解決與處理的一些復雜危險場景。 發表于:6/30/2022 智能汽車芯片大算力時代的變化和機遇 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下,汽車由傳統的代步工具逐步向具備感知、決策、執行能力,長在輪子上的“智能終端”演進;“軟件定義汽車”的商業模式逐步開始顛覆傳統汽車制造行業,其產業鏈價值也產生了重要的變化,汽車電子和軟件成為智能汽車時代價值鏈分配的主要增量。而在這里面汽車芯片作為主導智能化的基石,產生了很大的需求及市場變化。 發表于:6/30/2022 2021-2022 年中國 ADAS 和自動駕駛一級供應商報告 自動駕駛Tier 1供應商調研:2022Q1乘用車L2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安裝率達到30%以上。 2022Q1,中國乘用車L2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安裝率達到30.1%,同比提高12.7個百分點。其中,L2安裝率上升10個百分點至25.7%;L2.5安裝率上升1.6個百分點至3.43%;L2.9 安裝率微升 0.95 個百分點至 0.96%。 發表于:6/30/2022 智能座艙:科技大廠的“眾生相” 科技大廠造車路上,智能座艙搶先一步火了,2021年中國市場乘用車智能座艙滲透率已超過50%。在前不久的深圳國際汽車展上,比亞迪、小鵬、蔚來、榮威、理想、福特等汽車廠商智能座艙的搭載率甚至達到了80%以上。承擔著“第三空間”使命的智能座艙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趨緩的當口逆勢起飛,讓眾多科技大廠蜂擁而至。 發表于:6/30/2022 每E程 更來電 德國馬牌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嶄新上市 上海2022年6月29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輪胎制造商德國馬牌輪胎即將面向中國市場,于7月1日重磅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車輪胎eContact,產品尺寸直徑覆蓋17到20英寸,共有16種規格滿足廣大新能源車主的需求。 發表于:6/30/2022 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跑步上車” 為了在新車上實現更好的智能駕駛體驗,從去年開始,多家主流車企紛紛宣布將在下一代產品上搭載大算力芯片,比如英偉達的Orin,已經獲得了全球多家汽車制造商的供貨訂單,由此也促成了在大算力芯片領域唯英偉達獨尊的局面。 發表于:6/30/2022 車載毫米波雷達迎新窗口期,本土企業加速破局 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為車載毫米波雷達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據相關分析數據顯示,未來3-5年,國內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實現40%左右的增長,到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2025年進一步增至263億元。 發表于:6/30/2022 智能網聯汽車上游人工智能和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有效推動行業進步 近年來,人工智能、芯片技術、傳感技術、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正加快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智能網聯汽車通過現代通信技術實現與其他車輛、道路和行人等之間進行數據交互,結合汽車自身環境感知系統,對行駛環境進行識別,并加以智能決策和協同控制,實現汽車自動駕駛與網聯服務,提高汽車安全性、舒適性和高效性。 發表于:6/30/2022 全球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對各個產業的深刻影響,在中國智造國家戰略的實施下,智能化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我國是汽車大國,汽車產業在我國制造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汽車技術的發展和創新關系到人們出行和安全,尤其是在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的大背景下,能源問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傳統汽車產業必然需要面臨轉型。 發表于:6/30/2022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已經初具規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絡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制造都是為了未來,那么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發表于:6/30/2022 新能源車輛的發展一定朝著存電動化的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出于自愿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市場的作用力很小。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從政策驅動型市場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型市場轉型,市場的作用力將明顯提升。 發表于:6/30/2022 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行業前景依舊未來可期 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汽車的下一個風向標。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保護環境的問題日益嚴重。人們也越來越來重視環境問題,地球上的可持續能源越來越少,不可再生能用也越用越少。 發表于:6/30/2022 未來汽車行業將是新能源的天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保護環境的問題日益嚴重。人們也越來越來重視環境問題,地球上的可持續能源越來越少,不可再生能用也越用越少。環境的越來越差,海平面越升越高。這就導致人們需要迫切的找到新的能源來代替舊能源。減少資源的使用還有環境的污染。大家都知道臭氧層越來越稀薄,氣溫越來越高。 發表于:6/29/2022 我國汽車工業的崛起必須要培育發展自主研發能力 近年來,我國汽車電子行業在汽車國內汽車行業飛速發展的帶動下發展迅速,行業的戰略地位和市場規模都得到較大提升。未來,隨著汽車高端新型汽車系統滲透率的提升和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整體的發展,我國汽車電子行業的規模有望將繼續擴大。 發表于:6/29/2022 ?…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