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T原創 我國工控信息安全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信息安全作為"十三五"重點建設方向,重磅支持政策加速出臺。隨著近年來國內網絡安全事件地頻繁發生,我國政府對于信息安全防護,尤其是工業信息安全防護,建設意識逐漸加強,政策支持力度不斷上升。未來工業信息安全發展重點主要在安全防護體系構建和信息安全防護技術提升上。預計未來5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復合增長率為55%左右,到2023年工業信息安全行業市場規達到77.48億水平。 發表于:2018/8/16 16:49:42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 2018年8月3日晚間,臺灣半導體巨頭臺積電突然遭遇了一場大規模病毒襲擊。臺積電位于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的12英寸晶圓廠和營運總部生產線全數停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億美元。這一事件為產業鏈上下游再次敲響了警鐘。其實近些年來,全球重大工業信息安全事件繁發生在電力、水利、交通、核能、制造業等領域,給相關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國家的戰略安全。 發表于:2018/8/14 17:39:00 解讀自主可控路上飛騰CPU與天河超算的不解之緣 國產“飛騰處理器”是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專為“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而量身定制的銀河飛騰系列通用CPU,得到國家“核高基”項目的專項資金支持。針對銀河飛騰系列,國防科大先后嘗試了X86、Epic(VLIW)、SPARC、ARM四個指令集,并以Sparc開源代碼為基礎設計了FT-1000和FT-1500兩款CPU,之后,飛騰選擇了ARM陣營,獲得了ARM指令集授權,并在數年時間里先后開發出了FTC660、FTC661兩款CPU核,以及FT-1500A/4、FT-1500A/16、FT-2000、FT-2000plus等CPU產品。 發表于:2018/8/8 13:22:00 吹田電氣高精度功率分析儀能否敲開中國市場大門 2018年7月26日,日本吹田電氣株式會社在上海舉辦發布會,隆重推出S系列高精度功率分析儀和SXT系列、SHT系列電流傳感器,宣布正式進軍中國測試測量市場。 發表于:2018/8/7 10:23:00 中美超級計算機實力對比 今年6月,最新的超算TOP 500榜單公布,美國能源部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Oak Ridge National Lab)推出的超級計算機“Summit” (頂點)奪得冠軍,此前連續四屆占據TOP 500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退居第二。數據顯示,Summit 20億億次的性能比神威?太湖之光高出60%。雖然我國痛失超算榜首位置,但從上榜的超算總數上看,中國以206臺位居第一,占比超40%,而美國只有124臺。可以說,雙方各有勝負。 發表于:2018/8/6 13:14:00 持續創新 德州儀器DLP技術從工業向民用擴展 在開車時不用低頭,導航、車輛信息等直接投射到前擋風玻璃上,車載抬頭顯示(HUD)開始從科幻電影走入人們的生活中,而這一切的實現還要歸功于德州儀器(TI)的DLP技術,未來DLP技術在汽車以及更多領域還會有更豐富的應用。 發表于:2018/8/2 17:47:00 中美爭奪超算領導地位 因由何在? 超級計算(Supercomputing)這一名詞在1929年首次出現在《紐約世界報》關于“IBM為哥倫比亞大學建造大型報表機(tabulator)”的報道中。超級計算機的定義是由數百個以上處理器組成的,能夠完成計算普通PC機和服務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復雜課題的計算機。以2017年生產的筆記本電腦或個人臺式機主流配置作參照,我國運行速度最快的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能力相當于200多萬臺普通電腦。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由此可以見一斑。所以說,超級計算機是妥妥的“大國重器”,誰掌握了超算能力,誰就在科技領域占據了一個制高點。 發表于:2018/7/24 15:39:00 ST “控制、通信、傳感”三大法寶為智能工業加速 工業4.0時代,要求半導體廠家有更多智能的意識、更高的效率、更多的連接以及更高性能的安全保護。 意法半導體(以下簡稱ST)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 公司層面兩個核心戰略是IoT和自動駕駛,智慧工業就是其IoT戰略的重要部分,面向智能工業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和系統解決方案。 ST覆蓋整個工業自動化的三個層次:執行器件、通信、傳感器,這是整個工業自動化里最核心的部分。 發表于:2018/7/18 17:58:00 聚焦四大領域,NI 引領PXI平臺迎接新興測試挑戰 2018年6月27日,第十五屆PXI技術與應用論壇(PXI TAC 2018)于北京成功舉辦。作為PXI技術的創始者和推動者,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攜手眾多PXI生態伙伴共同向大家展示了PXI的最新發展。 發表于:2018/7/13 15:58:00 專注工控安全人才培養 普及工控信息安全知識 隨著工業信息化及物聯網技術高速發展,以往相對封閉的工業控制系統也逐漸采用通用的通信協議、硬軟件系統,工業控制系統越來越開放,并且與企業內網,甚至是與互聯網產生了數據交換。因此,傳統信息網絡所面臨的病毒、木馬、入侵攻擊、拒絕服務等安全威脅也正在向工業控制系統擴散。 發表于:2018/7/10 11:45:00 ?…505152535455565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