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兩會代表提案的關鍵詞 今年的兩會已落下帷幕,“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代表委員提案和議案中的關鍵詞。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對國家、社會及個人造成巨大威脅。 下面就一起看看對于解決所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代表委員們都有哪些好的建議。 最新資訊 三大運營商已在國內31個省份部署5G-A測試網絡 5 月 8 日消息,最近不少用戶發現手機上出現了 5G-A 信號,對此,央視新聞今日報道了相關技術說明和進展。 5G-A 和 5G 相比,能夠在容量、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實現大幅提升,可以帶來更快、更優質的通信體驗,并有望實現低成本千億物聯。 發表于:5/9/2025 五部門發文推進電化學儲能電池技術進步 5 月 8 日消息,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消防救援局辦公室等五部門 5 月 7 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電化學儲能安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進一步完善電化學儲能相關標準規范,落實電化學儲能安全管理責任,強化全鏈條安全管理,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發表于:5/9/2025 消息稱京東方內部討論投資冠捷科技 5 月 8 日消息,據日經亞洲昨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顯示器制造商 BOE 京東方內部正在討論是否應該投資像 TPV(冠捷科技)這樣的公司。TPV 是一家總部位于香港的電視和顯示器制造商,其生產運營位于拉丁美洲和歐洲。 發表于:5/9/2025 SK On電動汽車固態電池壽命方面取得新突破 5 月 8 日消息,韓國電池制造商 SK On 正加速推進聚合物、氧化物與硫化物固態動力電池的研發。該公司在研究中發現了新型保護層,有望使鋰金屬電池循環壽命大幅提升。 發表于:5/9/2025 我國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器人 5 月 8 日消息,港深聯合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器人。 5 月 1 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徐天添教授、深圳大學王奔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張立教授組成的科研團隊,在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題為 Magnetically-driven biohybrid blood hydrogel fibres for personalized intracranial tumour therapy under fluoroscopic tracking 的文章。 發表于:5/9/2025 英特爾展望未來異構集成:多節點多工藝打造強大芯片復合體 5 月 8 日消息,英特爾代工的代工服務部門負責人 Kevin O'Buckley 在 2025 英特爾代工大會 (Intel Foundry Direct) 上展示了英特爾對大規模異構集成的愿景。 發表于:5/9/2025 OpenAI轉型公共利益公司揭秘 北京時間 5 月 9 日,據彭博社報道,雖然 OpenAI 放棄了全面向營利性公司轉型的計劃,但是其營利部門將成為一家公共利益公司 (PBC)。那么,這個公共利益公司到底是什么,它對 OpenAI 未來的運營有何影響呢? 發表于:5/9/2025 深圳將構建全球首個市域級“5G+毫米波+衛星”低空全覆蓋安全網絡 5月8日消息,近日,深圳市工信局印發《深圳市極速寬帶先鋒城市2025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指出,重點圍繞“雙萬兆網絡底座+全域算力樞紐+立體融合通信”,加快構建現代化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具有深圳優勢的新質互聯網,構建陸海空天全場景智能網絡體系。 深圳:構建全球首個市域級“5G+毫米波+衛星”低空全覆蓋安全網絡 發表于:5/9/2025 我國研發鋰離子電池新監測技術:不怕長鋰枝晶了 5月8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宣布,該院開發出長效穩定的鋰離子電池原位膨脹力監測技術。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 發表于:5/9/2025 美國四大AI高管發聲要求政府支持AI芯片出口 5 月 9 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 AI 巨頭 OpenAI、微軟、AMD 以及人工智能云服務公司 CoreWeave 的高管周四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作證。 他們表示,盡管美國在 AI 競賽中領先,但政府仍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并支持 AI芯片出口,以繼續保持領先。 發表于:5/9/2025 ?…9394959697989910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