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上網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衛星通信,二是ATG地空寬帶通信,二者互補構成智慧航空的未來。
面對最后一塊 “處女地”,近年來,產業鏈各方積極行動。從通信設備商、網絡運營商到航空服務商,紛紛搶跑航空互聯網新賽道。
01 民航將“牽手”5G
最近,云南祥鵬航空、新疆烏魯木齊航空各有兩架客機完成局域網升級改造,其首架能提供機上WiFi服務的“數字客艙”航班先后執飛,讓乘客在空中有了除睡覺、聽音樂、看雜志之外的更多娛樂選擇,不過,要讓機上辦公的夢想的照進現實,還需要5G ATG的大力推進。
民航局近日發布路線圖提出大力推進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的應用,建設公用、專用相結合的民航5G網絡。“這是民航局首次明確提出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在中國民航應用的系統性實施路徑。”在當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空管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瑞慶表示。
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是促進民航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智慧民航”的關鍵技術。目前,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在民航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機場飛行區內飛機和車輛使用的機場場面航空專用網絡、航站樓里旅客使用的公共網絡、飛行階段飛機前艙使用的空地通信網絡、和后艙使用的空中互聯網等。
建立中國民航5G AeroMACS、5G LDACS、5G ATG和5G公共網絡等技術標準體系和設備研發應用體系,能夠提供5G公網與專網相結合、安全通信與非安全通信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從而讓5G真正賦能智慧民航,推動民用航空高質量安全發展。
解決機上WiFi網速慢的問題,民航方面將主要從三方面加快推進網絡基礎設施演進升級:一是將傳統衛星通信技術升級為高通量衛星通信技術;二是結合5G新基建,將ATG通信系統由4G升級為5G通信技術;三是優化現有網絡結構,增強網絡覆蓋。
02 北斗“兜底”空地云網安全
在空地云網產業圖譜中,天地互聯技術路徑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從全球主要市場來看,ATG與衛星飛機互聯網互補,主流市場陸上航線以ATG為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ATG之所以成為主流,主要是因為在陸上航線同等覆蓋面積下,ATG帶寬更大、成本更低、體驗更好。
相比使用4G基站,在5G時代陸地上空的飛行采用ATG可以得到更大的帶寬。
中國民航局空管局技術中心副主任李欣在2020(第二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科學技術交流會上對北斗系統在民航領域的應用進行了展望。空管技術的未來發展需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這就為北斗系統在民航領域的應用打下了基礎。李欣表示,中國民航是北斗系統走向世界服務全球的重要領域,推進北斗系統在中國民航領域應用對于中國民航和北斗系統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對于中國民航來說,使用北斗系統在技術上提供了絕對安全的底線,從法理上與邏輯上徹底解決了中國民航使用衛星導航技術的安全風險。
總體看來,民航系統要服務北斗系統全球應用的價值大局,最終目標是構建以北斗為核心的GNSS技術應用體系,推動以星基定位、導航與授時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空中航行系統建設。
03 5G產業鏈各方“沖上云霄”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21年,全球航空5G市場規模將達到5億美元,到2026年這一數據將增至39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2.7%。
近年來,以中國電信為主的網絡運營商、以中興為代表通信設備商和眾多航空公司紛紛進入5G+智慧航空產業鏈。
運營商方面,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在5G時代以深化民航與互聯網的融合為己任,通過與民航單位跨界合作,組建天翼智慧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翼智航”),并開始著手建設全球首張5G ATG商用網絡。
天翼智航作為中國電信旗下唯一的民航地空通信運營公司,負責運營5G ATG空地云網,提供空地網絡、機載設備、運營平臺軟件、技術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航空公司實現飛行大數據運營+空中互聯網服務,促進民航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天翼智航在中國電信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首次亮相,5G ATG空地云網成為天翼智能生態重要一員。
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交通二部高級總監張為峰在 “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5G智慧民航峰會”上透露,為了更好的探索和豐富5G的應用場景,針對民航互聯需求,中國移動推出了中移九霄5G地空通信平臺。張為峰指出,這是全球首套端到端5G地空通信試驗系統。
通信設備商方面,中興通訊在2021 MWCS期間推出業界首個5G ATG 解決方案。該方案可支持豐富的航空業務,賦能智慧航空。
前艙安全數據傳輸方面:針對飛機前艙海量的運行數據,如飛行數據、艙內視頻數據、飛機位置和姿態數據、飛機健康監控數據等,實現民航客機前艙數據與空管、航司、飛機制造商的實時互通,大大提高飛行的安全性,服務于空管部門與行業客戶。
后艙互聯網接入方面:向乘客提供高速率、低時延的空中優質上網體驗,如即時通信、互動游戲、視頻直播等,同時可配合航司、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拓展增值服務。
2020年,全球首個5G ATG成功試飛,預計2021年再增加兩個航線商用。
航空公司方面,東方航空與華為、中國聯通合作推出了基于5G的“智慧出行”服務。除旅客信息識別和行李管控外,服務場景還包括貫穿值機、安檢、登機、擺渡車、機艙口等各個乘機節點的自助人臉通行,以及云VR、高清視頻、云游戲等影音體驗。上述服務以5G網絡為傳輸渠道,結合了人臉識別、AR、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民航業第一個覆蓋購票到機艙口登機全流程的5G網絡商業應用,應用維度包含旅客、行李、信息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