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17日,“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7年會暨北京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ICCAD2017)”于北京成功舉辦。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家頂尖IC企業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產品與技術。
近年來,我國IC產業的發展有目共睹。魏少軍教授在ICCAD2017主題報告中提供的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目前有IC設計公司約1380家。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行業產業鏈分工日益細化,競爭加劇,以及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帶來新的業務形態演進,使得企業面臨的內部和外部風險越來越多。對于集成電路設計行業而言,如何保護其最寶貴的企業資產——IP知識產權的安全,也成為行業最大挑戰之一。傳統的企業安全保護方案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難以對企業IP數據等核心競爭力給予保護。志翔科技則是一家致力于為IC企業提供整體數據保護解決方案的廠商。ICCAD2017期間,志翔科技CEO蔣天儀博士接受了記者專訪。
志翔科技CEO蔣天儀博士
蔣博士介紹,志翔科技創立于2014年8月,總部位于北京,在硅谷設有研發中心,并在南京、上海、 深圳等多地設有分公司及分支機構。志翔科技專注于為客戶提供數據安全及業務風險管控兩大方向的大數據安全產品及服務。
蔣博士介紹到,云計算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產業形態,終端變得越來越輕量化,數據越來越集中,且價值越來越高,隨之帶來新的信息安全需求和挑戰。 “在當前日益激烈的行業創新格局與嚴峻的行業發展壓力下,對IC設計企業而言,IP知識產權、研發等數據就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志翔科技CEO蔣天儀博士表示。以往,IC設計企業主要采取物理防護為主的安全方案,通過疊加安全產品和安全功能來試圖滿足安全需求,卻往往帶來協同性弱、各種機制不兼容等諸多問題。不僅難以有效保護關鍵數據,還嚴重影響研發、辦公體驗和效率。同時,以人工為主的審計手段,讓安全事件發生后難追溯,敏感項目達不到安全合規要求。這些安全問題已成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創新發展的障礙之一。
蔣天儀表示,集成電路行業需要有更行之有效的安全技術和產品,來應對產業新生態所帶來的安全挑戰。新生態下的IC行業安全解決方案應該做到:貼近核心數據,把數據作為安全防護中心;不再拘泥于物理邊界,把身份權限作為新邊界;擅用大數據分析等新的技術手段,建立不間斷的主動防御和安全監控體系。”
因此,志翔科技提出了領先的無邊界安全防護理念。蔣博士表示,新的智能安全技術理念主要包括“觀”、“察”、“行”三個方面。“觀”的作用猶如人的“五官”,指感知和獲取虛擬世界中的各種行為。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不同維度、不同類型和不同方式的數據,并能迅速對數據進行初步清洗、分類、過濾。“察”猶如“大腦”,指智能分析數據,深度理解行為規則,不間斷進行關聯分析,迅速察覺違規及各種安全隱患。同時基于分析,做出趨勢分析和精準預測,并提煉更高維度的知識。“行”猶如“四肢”,指根據所獲知識實施安全策略,如鎖定數據和隔離用戶等。根據預設規則采取安全措施,如阻止違規行為和報警等。所獲知識又進一步指導“觀”,提升數據采集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循環往復不息。
對應“觀”、“察”、“行”的安全技術理念,志翔科技開發了相應的智能安全產品,分別為“至安盾統一數據安全管控平臺”,“分布式智能安全探針系統”和“至察盾全息智能分析平臺”。
蔣博士表示,近年來我國IC設計產業蓬勃發展,新企業不斷涌現,這在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同質化問題。IC企業如何能夠打造并保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企業的核心數據及IP知識產權的保護是重要因素之一。志翔科技將致力于提供全新理念的智能化數據安全保護產品,為IC企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