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創新理論的提出者約瑟夫•熊彼特認為,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實現“創新”,引進生產要素或生產條件的“新組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獲取超額利潤。創新催生利潤,因此“創新”一詞得到狂熱追捧,幾乎所有企業都在打出各式各樣的創新口號。
不僅業內企業在摸索和實踐著創新,作為“深圳(國際)集成電路技術創新與應用展覽會”的組織機構——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也在積極行動。他們在深入調研了珠三角乃至整個中國電子產業的創新動力和方式變遷之后,順勢而為及時調整第二屆展會的定位,“我們的展會立足于中國電子設計制造中心珠三角地區,以應用和創新為主線,整合最新IC制造、測試與封裝工藝、IP與設計服務、系統主控方案、內容及應用服務開發平臺等上下游資源,利用方案展示、高峰論壇、技術研討、高層交流活動等形式,協助電子制造廠商的技術決策人員及產品規劃人員了解最新技術,獲取應用方案,把握市場發展趨勢,整合最新產品技術及應用平臺資源。” 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指出。
基于上述展會定位,蔡錦江和他的團隊將“幫助解決中國電子制造商創新困惑”的服務理念融入到具體的展位和研討會招商工作中,于是有了如下這些參展商的新銳創新故事,也許他們正是您要尋找的創新合作伙伴,或者能為您的創新帶來啟發或借鑒。
創新案例一:避開低利潤,做緊缺產品文章
深圳,下梅林,一座不起眼的白色寫字樓,深圳市銳駿半導體公司就位于其中第五層,這家2008年才成立的本土功率半導體公司實現了跳躍式發展,其銷售額從2009年的2-3千萬一躍至2010年的1.1億,2011年有望達到2.5億。“這種發展速度甚至超越了我們自己的預期。”銳駿銷售總監朱兵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創業初期選對了發展方向。”
圖1:銳駿的中壓大電流MOSFET瞄準電動車、車載逆變器、UPS/EPS以及風能、太陽能逆變器等綠色節能系統。
銳駿半導體目前的拳頭產品是中壓大電流MOSFET,經過技術的投入和沉淀積累,產品性能已能和IR、ST等國際大廠的同類產品相媲美或十分接近,在亞洲同行中處于領頭羊地位,這對于長期受制于國外巨頭供應商的中小客戶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
“在同等規格下,我們的產品性價比高而且供貨穩定、交期短,技術支持也更及時、到位,打破了國外廠商長期壟斷的局面。中壓大電流MOSFET對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對發熱、耐受性設計要求很高,一直是亞洲和中國功率半導體公司沒有突破的一個瓶頸。我們的國內外研發團隊同心協力經過艱苦努力終于克服了這些設計難點,設計出來的產品與國際廠商的差距正逐步縮小,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朱兵表示,“此外,國內中小型客戶訂單量小分散、不固定,國際原廠和分銷商往往無暇顧及,這些公司迫切需要我們這種專門針對其應用需求、品質有保證而且服務更貼心的本土供應商。”
銳駿半導體目前的MOSFET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動車控制器、電動工具、車載逆變器、汽車調節器、UPS/EPS、動力電池保護板以及風能、太陽能逆變器、LED路燈驅動器等綠色能源產業領域。“我們對創新的理解是:踏踏實實做事,將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做到與國際廠商相媲美的水平,并盡量節省開支,讓利給客戶,努力做到不缺貨,來幫助國內下游企業提高競爭力。”朱兵自豪地說。
作為行業的新進入者,當初銳駿又是如何抓住第一波客戶的呢?原來他們一反常規,在發展初期就投入資源,將“大學計劃”作為開拓市場的主要手段之一,即發展和培養潛在的學生用戶,通過給知名工科院校免費贈送MOSFET、組織學生設計大賽、設立在線論壇等,不僅培養了未來的工程師用戶,還吸引了人才加盟公司。
創新案例二:IC貿易的出路——做應用系統和品牌
從貿工技到IC、軟件、應用的產業升級需求推動中國電子業已步入關注價值實現、關注用戶參與的“創新2.0”時代。泰宇凱達總裁何雪波對此深有感觸。
泰宇凱達以IC、元器件代理起家,和很多同行一樣經歷了從貿易向技術研發的拓展,“3年多以前我們就開始了系統方案的研發,因為和國際原廠配合,我們能掌握最前沿的技術,而分銷商的背景又讓我們非常了解市場需求。基于這些芯片開發出來的應用方案已經開始給公司帶來回報,并且逐漸形成了行業影響力,我們正在思索未來推出自有品牌。”何雪波表示。
泰宇凱達在電視上網盒終端、車載廣告機、學生電腦等硬件設備或集成市場已形成相當大的知名度,并順應“內容和應用為王”的產業變革趨勢,積極與科研院校、軟件開放商和媒體運營商展開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系統解決方案,如三網融合系統、3G車載信息系統、“班班通”校園系統、酒店娛樂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等。
圖2:泰宇凱達的“三網”融合應用系統解決方案。
何雪波指出,公司跟隨中國的產業政策如三網融合、物聯網、智能城市等進行了戰略布局,制定并推進相關發展計劃,也因此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在海外上市。“未來各種行業系統的運營平臺會走向云端,我們也有這樣的設想。但不管是技術的創新,還是應用的創新,都應該順勢而為,把握好節奏,否則先鋒可能就淪為先烈了,這樣的教訓還是不少。”他強調說,“一己之力是很難獲得成功的,我們必須整合學會各種技術資源,而不是一味地自己投入、蠻干。這次IC創新應用展上也會有很多方案商,我們不僅是要展示我們的品牌和產品解決方案,也希望通過本次展會,尋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技術資源。”
創新案例三:專注不盲從,發揮成本優勢
和銳駿異曲同工,2006年成立的蘇州中科半導體是又一家填補國內空白的新創IC設計企業,未來一年的銷售目標是過億元大關。“我們不敢說叫板Broadcom、Marvell等國際公司,但在同一代產品(802.11a/b/g)上,我們的WiFi/WAPI芯片方案已可達到同樣水平,甚至在對比測試中還體現出優勢,而且這些產品也已量產。”中科半導體銷售經理趙云稱,“公司成立之初依托于中科院半導體所在模擬、射頻方面的技術優勢,專注于WLAN、GPS、DVB-S等無線高端芯片,而且提供RF+基帶的完整方案,這在國內可以說是首家。”
趙云介紹說,當初公司創業團隊沒有盲目跟隨運營商主導的移動通信網絡芯片,而是看好組網方便、安全性有一定保證、速率更高的WLAN市場,并一直專注于此,最終突破技術難題,推出了自主開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WLAN芯片方案。
目前中科半導體主推SCI1022/1032射頻+SCI9011基帶雙芯片WiFi解決方案,該套片方案支持IEEE 802.11a/b/g標準,最高傳輸速率54Mbps;其他性能包括支持WEP64、 WEP128、AES-CCM、TKIP等加密標準和WAPI標準;支持QoS-WMM等。
該公司已經從終端和無線訪問接入點(AP)兩個方面規劃好了下一步產品路線:終端網絡芯片將會向著更高傳輸速率和更多功能集成的方向發展,未來會推出支持IEEE 802.11n、最高傳輸速率達150Mbps,集成藍牙、GPS的多功能芯片產品;而AP用WiFi芯片還將集成路由功能、融入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未來還會推出支持IEEE 802.11n、最高傳輸速率達300Mbps的路由器WiFi芯片。另外,如何將WiFi與功能手機主芯片平臺整合也是中科正在努力的方向,以便幫助中國手機廠商抓住低成本智能機的市場機遇。
“當然,光有技術的創新還不夠,在中國市場,高性價比和更好的技術支持非常重要,也是本土IC公司可以體現優勢的舞臺。我們積極尋找方案商提供Turn-key系統方案,與他們共同成長,并深入到終端客戶的實際開發項目中提供支持,如幫客戶解決整機的EMI問題甚至調試天線。”趙云表示。
創新案例四:“早起的鳥兒有食吃”,技術創新要趕早
無錫硅動力第二事業部總經理馮軍對如何降低創新產品的成本感同身受。他認為,對于本土IC廠商而言,任何技術、服務的競爭最終都將歸結為綜合成本的競爭。“我理解的創新就是要將產品做的更精細,性能指標更為優異,而且要進一步降低成本。
作為“十年中國芯”優秀設計企業獎的得主,無錫硅動力多年來穩扎穩打,在電源管理、音響、通信、馬達控制、汽車電子等IC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創新就意味著失去發展后勁。馮軍表示:“技術創新上早領先,就早一步得到利潤,因為后來者很快就會迎頭趕上,這年頭就沒有做不出的IC!”
基于多年在音視頻領域的技術積累,該公司又推出了創新型音頻無損壓縮解碼芯片。目前是市場上獨家支持USB聲卡與無損壓縮解碼的SoC方案,可提供完整功能和卓越音質,瞄準中高端音響應用市場,據馮軍稱,他們已design-in的客戶對該款產品反映挺不錯。
該音頻解碼器已累計獲得8-9專利號,其中集成了DSP和APE硬件加速器。該APE專用硬件加速器包括算數邏輯單元、存儲預測濾波器參數的RAM、控制數據運算流程的狀態機和數據接口。該產品的優點是:內嵌的APE專用硬件加速器,只需要在20MHz工作頻率下解決APE算法中最主要的預測濾波;使用APE硬件加速器,處理器只用40MHz左右的工作頻率下就能完成解碼,從而實現低頻低功耗實時解碼;這種軟硬結合的方法在功耗方面比純軟件解碼降低了80%左右。
另外,馮軍還透露,該公司最新開發出的力反饋處理器MCU也得到手機、平板電腦開發商的極大關注,可幫助這些便攜消費類產品實現更豐富的差異化功能,在本屆深圳IC創新應用展上會有Demo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