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透視臺灣大停電:民粹取代了科學 民愿替代了專業 8月15日,臺灣島內發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停電事故。據媒體報道,臺灣北部地區最大的發電廠——大潭燃氣電站6臺機組共438萬千瓦全部跳閘脫網,電網瞬時損失了大約420萬千瓦的供電能力,占當天全島最大負荷的11.6%左右,導致臺北、新北、新竹、桃園、臺南、高雄和基隆等地陸續實施緊急分區輪流停電,事故殃及了17個縣市,波及地域約占臺灣島面積的四分之三以上,約690萬戶民眾被“無預警”停電,逾半家庭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發表于:9/4/2017 新能源車企與電池廠“聯姻”成趨勢 國內外“鴛鴦譜”大盤點 新能源汽車在政策誘導下的大力發展,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關鍵之一的動力電池產業,也開始了大踏步發展的道路。受到“雙積分政策”和“新能源退補”等問題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都面臨著成本降低、標準化制造、技術創新、市場競爭等新的一系列問題。 發表于:9/4/2017 電業棄風棄光問題亟待解決 應開發需求側大規模用電能力 能源供給寬松是近年來棄風棄光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但從深層看,風電、光電發展與現行電力體制不匹配、技術不成熟、跨區域消納風電和光電的難度大、需求側尚未形成大規模消納風電和光電的能力才是引發棄風棄光問題的根本原因 發表于:9/4/2017 新能源催生新需求 中央電網不可或缺 能源互聯網可以視為智能電網的再延伸,它的網架結構更為靈活,開放性進一步提高,不僅信息流可以雙向流動,能量流、價值流都可以實現雙向交互。 發表于:9/3/2017 問“路”充電樁新型生態模式 開放共享是關鍵 第二屆中國充電樁創新峰會在北京召開。峰會聚集了,華商三優、特來電、鼎充、云杉智慧、小二租車、綠狗租車等一些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與充電設施企業。峰會以“把握趨勢攜手共建”為主題,圍繞充電樁的建設、技術標準、商業模式等話題進行了深度的研討。 發表于:9/3/2017 HDC防開路連接器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電力的生產和使用分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6個環節,其中配電環節是除用電環節之外與日常生活最為貼近的。配電變壓器,如箱式變電站、柱上變電站等配電設備將35KV、10KV、6KV等不同電壓等級的電力降壓至400V供給普通用戶(400V為線電壓,220V為相電壓)。 發表于:9/3/2017 風電產業解決方案建議 風電作為無燃料消耗,無污染,儲量無限的能源,正受到廣泛的關注。到2010 年底,全世界范圍內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1970 億瓦特。風能發電或者風力發電。屬于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風能是可再生、無污染、能量大、前景廣的能源。風電技術裝備是風電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風電產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發表于:9/3/2017 Acrel-6000/B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海口遠大購物廣場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項目中的應用 大型公共建筑,商業建筑人員密集、社會關注度高,其電氣火災預防十分重要。鑒于商業辦公樓、大型商場、生活小區、基礎設施、商場酒店等人員密集區域的特性,國家和各地區已經制定了相關電氣火災防范的強制規定。而在上述的各種人員密集型場所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可以有效的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本文通過介紹安科瑞Acrel-6000/B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海口遠大購物廣場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項目中的應用,簡析相關國家標準和設計規范,概述電氣火災監測系統在電氣火災預防方面的具體架構以及其優越性。 發表于:9/3/2017 2017建一流城市配電網技術應用研討會順利召開 去年11月,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電力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貫穿全文,將以調整優化、轉型升級能源結構為主線,推動相關工作。為實現配電網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發展,配合國家電網結構優化,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促進電動汽車等電能替代電力消費等一系列戰略目標。 發表于:9/3/2017 能源國企成央地混改主力軍:南網、三峽等19家企業入圍混改 :隨著“第四季度全面實施階段”的漸行漸近,國企混改“小步快跑”進入亮劍時刻,而能源領域無疑是主力軍。《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期以來能源企業動作頻頻,分層分類多模式引資,同時推進員工持股試點。其中,油氣領域將成為第三批混改試點的重心,中石化透露正在銷售、地熱、管道等業務板塊推進混改,中石油則計劃在11月底前完成公司制改革。 發表于:9/3/2017 電價低?虧損?臺當局不敢說出口的秘密 8月15日,一場18年來最嚴重的全臺大停電,讓臺灣缺電的真相暴露無遺。島內各界質疑,臺灣長期以來工廠外移、投資低迷,為什么還會越來越缺電?廣受詬病的低電價,真的就是缺電的“真兇”嗎? 發表于:9/3/2017 大干快上的新能源產業鏈 動力電池誰在回收?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用一個“快”字來形容。 發表于:9/2/2017 新微電網技術如何在分布式能源中實現最佳協作? 微電網是互相連接的本地能源系統,可能成為新能源轉型的基石。在電氣領域中,微電網在邊界中進行定義,并結合負載、分布式能源(包括存儲)以及特定的控制功能。 發表于:8/31/2017 未來微電網和多能互補項目中的核心組成與技術趨勢 很久以來,微電網更多地強調分布式的特點,無論是否和大電網相連,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都是其典型的特征。無論定義如何,微電網依然離不開其電網的屬性,也必須要遵守電網設計中的一些金科玉律。這其中,安全性和穩定性無疑是最重要的標準。為了在接入高比例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同時還能保證安全性,最關鍵的在于系統的靈活性。 發表于:8/31/2017 從“虛擬電廠”模式看儲能多重應用價值實現 隨著儲能在負荷轉移、提高光伏自發自用水平、節省電費開支等方面應用價值逐漸展現,近兩年全球用戶側儲能市場呈現了蓬勃發展之勢。因應用場景的不同,用戶側儲能應用具體包括工商業用戶側儲能應用和居民戶用儲能應用。美國是工商業用戶側儲能應用的主要市場,德國、澳大利亞是戶用儲能發展較快的國家。 發表于:8/31/2017 ?…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