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兩會代表提案的關鍵詞 今年的兩會已落下帷幕,“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代表委員提案和議案中的關鍵詞。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對國家、社會及個人造成巨大威脅。 下面就一起看看對于解決所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代表委員們都有哪些好的建議。 最新資訊 德國科研團隊實現254公里商用量子通信新突破 4 月 26 日消息,近日一篇科技報道指出,4 月 23 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德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成功利用現有的商用電信網絡,在 254 公里的距離上完成了量子信息的傳輸。這是首次通過現有商業電信基礎設施實現相干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被認為是未來安全通信技術的重要基礎,其中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因其理論上無法被破解的特點,被視為實現高安全性通信的關鍵手段。然而,傳統量子通信系統通常需要專用設備支持,例如低溫冷卻器以維持系統穩定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實際應用范圍和擴展性。 發表于:4/27/2025 一圖讀懂《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數據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兩步走發展目標: 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以數智技術驅動的醫藥全產業鏈競爭力和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到2030年,規上醫藥工業企業基本實現數智化轉型全覆蓋,數智技術融合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醫藥工業全鏈條數據體系進一步完善,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生態體系進一步健全。 發表于:4/27/2025 100%國產化 佰維電力專用eMMC正式上市 4月26日消息,國產存儲廠商佰維官方宣布,其研發的真國產、全自研電力專用eMMC正式上市。 據介紹,電力行業常年面臨極端溫差、電磁干擾等嚴苛環境挑戰。 以集成化設計、性能穩定、低功耗、抗振動為特點的eMMC則廣泛應用于數據采集器、保護裝置、集中器與融合終端等對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要求嚴苛的場景中,確保設備長期可靠運行的需求。 發表于:4/27/2025 首場復印機耗材展 珠海第20屆亞印展將于5月16-18日舉行 近日,記者從亞印展組委會了解到,2025第20屆亞印展暨亞洲復印機耗材展覽會(ReChina),即將于5月16-18日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啟幕。本屆亞印展有望結束在全世界范圍內,長期缺乏復印機耗材展會的局面,同時解決廣大復印機耗材渠道商、分銷商、租賃商和外貿商選品難的問題。 本屆亞印展以“全球機遇·中國引擎”為主題,融合“展會+論壇+年鑒+大獎”四位一體模式,將重磅推出中國復印機耗材渠道商大會,同期發布《中國復印機耗材年鑒》、舉辦辦公設備及耗材采購對接會和亞印展黑科技大獎頒獎禮,以“專業化、數據化、國際化”重塑行業生態。 發表于:4/27/2025 嫦娥七號將攜多國載荷在2026年發射 據此前報道,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基石任務,嫦娥七號任務包括一顆主探測器和一顆通信中繼衛星,主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月球車和迷你飛行探測器組成,計劃于2026年發射,著陸區選址在月球南緯85°以上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區域。 發表于:4/27/2025 可重復使用的長征九號火箭計劃2030年首飛 4月26日消息,據央視報道,我國航天領域正緊鑼密鼓地開展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的研制工作。 資料顯示,長征九號作為我國航天技術的集大成者,其各項參數令人矚目。它的芯級最大直徑達到10米級,整體總長約百米,起飛質量超過4000噸。 其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140噸,地月轉移軌道(LTO)運載能力約50噸,運力與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相似。 有了長征九號,完全可以滿足未來載人月球探測、火星取樣返回、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多種深空探測任務需求。 此外,可重復使用的長征九號也在進一步規劃,采用梯度迭代方案,穩步推進。 其中,一級重復使用構型計劃2030年首飛,而兩級完全重復使用構型計劃2033至2035年首飛。 發表于:4/27/2025 全球首款三涵道穿戴式飛行器杭州首飛成功 4月26日消息,國內首創基于三涵道構型的穿戴式單人飛行器在杭州成功首飛。 該飛行器由杭州智元研究院研發,續航里程超8千米,最大飛行高度超1千米,續航時間超20分鐘,最大速度超60千米/時。 杭州智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田聰玲介紹,其采用涵道動力與舵面融合控制,有高效、可靠的特點。 發表于:4/27/2025 2025 慕展回顧 | MPS展會資料一鍵下載! 4月15 日 - 17日,MPS攜“汽車智駕、綠色能源、人工智能、新型工業”四大主題,驚艷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發表于:4/25/2025 英特爾新AI PC芯片銷售遇冷 舊芯片卻產能告急 4 月 25 日消息,英特爾公司近期遭遇了一系列挑戰,其大力推廣的人工智能(AI)PC 芯片銷售未達預期,導致公司產能分配出現失衡。與此同時,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宣布即將裁員,而糟糕的第一財季財報更是引發了公司股價的大幅下跌。 發表于:4/25/2025 傳Intel 18A制程將獲英偉達博通等廠商訂單 4月25日消息,據外媒wccftech報道,英特爾即將量產的最尖端制程工藝Intel 18A在獲得內部產品采用的同時,也將獲得包括英偉達(Nvidia)、博通(Broadcom)在內的幾家ASIC廠商的代工訂單。 發表于:4/25/2025 ?…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