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網絡最新文章 IDC發布2024H1中國MaaS及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報告 4月29日消息,IDC最新發布的《中國模型即服務(MaaS)及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追蹤,2024H2》報告顯示,2024 年中國 MaaS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全年規模達 7.1 億元人民幣,較 2023 年實現215.7% 的同比激增,其中 2024 下半年市場規模達4.6億元人民幣。展望 2024-2029 年,該市場將以 66.1% 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速擴容,預計2029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90 億元人民幣。 AI 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同樣保持高位增長態勢。2024 年全年市場規模達 34.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26.4%,其中2024下半年市場規模達為21.0 億元人民幣。未來五年,該市場將以 54.5% 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持續擴張,預計 2029 年整體規模達 306 億元人民幣。 發表于:4/30/2025 微軟警告:量子計算競爭美國絕不能落后中國 4月29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一,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撰文指出,美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發競賽中絕不能落后于中國。 史密斯在文章中強調,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政府需優先資助量子研究,否則中國可能超越美國,危及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 發表于:4/29/2025 信通院牽頭啟動“IP自智網絡配置變更智能體先鋒行動” 依托CCSA TC610 SNAI推委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信通院”)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華為等產業伙伴,在“2025年·云網智聯”大會“網絡大模型及其應用”分論壇上共同啟動“網絡運維管理智能體先鋒行動”的子項目-“IP自智網絡配置變更智能體先鋒行動”,旨在融合數字孿生、配置仿真等技術,解決傳統網絡配置變更場景人為引入風險等問題,構建更智能可靠的網絡基礎設施,推進IP網絡L4高階自智實踐,助力ICT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發表于:4/29/2025 是德科技推出全新KAI系列解決方案,增強AI數據中心的可擴展性 是德科技(NYSE: KEYS )發布Keysight AI(KAI),這是一系列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客戶通過仿真真實世界的AI工作負載來驗證AI集群組件,從而擴展數據中心的AI處理能力。同時,是德科技還推出了三款新品:AI數據中心構建器、互連與網絡性能測試儀、DCA-M采樣示波器。這些新產品顯著加快了AI 網絡設計和部署的步伐,并且能夠對1.6T組件進行表征和測試,從而確保AI數據中心網絡的可靠、出色運行。 發表于:4/28/2025 海量數據下的網絡安全智能檢測技術研究 系統遷移上云、海量數據積累、智能技術應用等發展趨勢給網絡安全,特別是智能檢測領域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基于網絡安全智能檢測和隱蔽通信技術研究現狀,從海量數據下的網絡安全智能檢測視角,提出了從數據采集到數據應用的五層框架和特征統計度量、分類模型算法等關鍵技術。在對網絡隱蔽通信檢測技術進行研究論述和討論分析后,提出通過特征統計指標來評估數據流間的規律性、擬合度及相關性,設計了基于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分類模型,并以分類特征向量為輸入訓練SVM分類器,實現對隱蔽通信的智能檢測。 發表于:4/27/2025 TP-Link在美或將被罰款1億美元 且禁售風險猶存 4月27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司法部已對美國市場最大的消費類路由器提供商 TP-Link 展開調查,調查其不公平的定價行為以及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報道稱,TP-Link 以其價格實惠的家庭網絡產品而聞名。目前TP-Link在美國家庭和小型企業路由器的市場占有率高達約65%,已經形成了壟斷。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該公司是否違反了禁止以低于制造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來實現這一目標,即虧本銷售商品以獲得壟斷性市場份額。一旦它實現了這個目標,它就會大幅提高價格,以犧牲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實現利潤最大化。 發表于:4/27/2025 中國電信聯合華為上線全球首個商用智算昇騰超節點 中國電信聯合華為上線全球首個商用智算昇騰超節點 發表于:4/27/2025 德國科研團隊實現254公里商用量子通信新突破 4 月 26 日消息,近日一篇科技報道指出,4 月 23 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德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成功利用現有的商用電信網絡,在 254 公里的距離上完成了量子信息的傳輸。這是首次通過現有商業電信基礎設施實現相干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被認為是未來安全通信技術的重要基礎,其中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因其理論上無法被破解的特點,被視為實現高安全性通信的關鍵手段。然而,傳統量子通信系統通常需要專用設備支持,例如低溫冷卻器以維持系統穩定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實際應用范圍和擴展性。 發表于:4/27/2025 多巨頭布局硅光芯片 硅光芯片(Silicon Photonic Chip)是基于硅材料制造的一種新型集成芯片,它將傳統的電子器件與光學器件結合,實現了光信號的產生、傳輸、調制和探測等功能。這一技術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能夠突破傳統電子芯片在帶寬、功耗和延遲上的物理極限,為下一代信息技術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 據Yole報告,2023 年,硅基 PIC(芯片)市場規模為 9500 萬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增長至 8.63 億美元以上,復合年增長率 (CAGR2023-2029) 為 45%。 發表于:4/25/2025 2025藍牙亞洲大會重返深圳,聚焦未來互聯新趨勢 北京,2025年4月24日——2025藍牙亞洲大會(Bluetooth Asia 2025)即將重磅回歸, 5月22日至23日這場極具創新沉浸體驗的行業盛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5號館隆重啟幕 發表于:4/24/2025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發布2025年一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 4月23日消息,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昨日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及中國廣電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8億戶,比上年末凈增994.5萬戶。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10.68億戶,比上年末凈增5445萬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59.4%。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末全國人口為14.08億。以此計算,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滲透率為127.84%。 其中,3月DOU值創新高。一季度,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876.5億GB,同比增長14.8%。截至3月末,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15.77億戶,比上年末凈增675.9萬戶。3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20.56GB/戶·月,同比增長13.7%,比上年末高0.86GB/戶·月。 發表于:4/24/2025 中國電信成功立項業界首個DevSecOps國際標準提案 4 月 23 日消息,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部門第 17 研究組(ITU-T SG17)全會日前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中國電信研究院牽頭的國際標準立項提案 ITU-T X.gdso-cs“Guidelines of development, security and operations (DevSecOps) for cloud services”(云服務研發安全運營一體化(DevSecOps)指南)正式獲批立項,成為業界首個 DevSecOps 國際標準立項,我國在云安全與 DevSecOps 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進一步提升。 發表于:4/23/2025 中國聯通開始測試衛星通信業務 中國聯通開始測試衛星通信業務:沒信號也能打電話、發短信 發表于:4/23/2025 基于特征點提取和PCA的改進ICP點云配準方法 傳統迭代最近點(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方法進行點云配準時存在實時性差、易陷入局部極值且配準精度低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特征點提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粗配準和ICP精配準的三步點云配準方法。首先定義點云數據局部密度概念,并自動選擇局部密度較大的點作為特征點,然后利用PCA對提取的特征點進行分析,根據PCA主分量方向計算配準所需平移和旋轉參數。最后利用ICP對數據進行精配準。試驗結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對于對比方法的配準精度提升超過13.4%,實時性提升超過38.2%,并且在低信噪比條件下表現出了更高的適應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前景。 發表于:4/22/2025 一種改進的分段FFT兩級快速捕獲方法 通導融合信號中一體化設計的導航增強信號具有頻譜資源受限和非連續播發的特點,針對對低軌衛星L頻段的高動態短時突發導航增強信號,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分段FFT兩級時頻域二維快速捕獲方法,通過兩級分段相關FFT的捕獲處理方式,同時獲取導航增強信號到來時刻和信號多普勒頻移估計,實現低軌場景下信號快速實時捕獲處理。仿真驗證結果表明,在信號載噪比48 dBHz以上時,快速捕獲算法可適應±40 kHz的信號多普勒頻移并且可以適應短時突發的播發模式,信號多普勒估計誤差控制在±80 Hz,信號到來時刻估計誤差控制在±1碼片。 發表于:4/22/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