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2010年國產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800萬輛,再創歷史新紀錄,并蟬聯全球第一。在如此大好環境下,各車載DVD導航產品生產廠商在2010年也是運作得風聲水起。2010年因各種物價的上漲,使眾多行業的民營企業舉步維堅,而DVD導航卻一路凱歌、突飛猛進。隨便翻開行業媒體,如《音響改裝》、《汽車雜志》、《駕駛者》等紙媒,或其他如太平洋汽車網、慧聰汽車電子網,首要的、重要的位置幾乎全由DVD導航產品廣告所包攬,正是因為車載DVD導航市場的紅火,才支撐起如此眾多的行業媒體。業內的一些媒體朋友經常打趣的說,做DVD導航的廠商不差錢,感謝他們成為我們的衣食父母。誠然,正是因為媒體的推波助瀾、公模的橫行及方案公司的游說,DVD導航產品的行業門檻越來越低。換套UI或在外殼上重新上個色就是一套新的產品,這已經是行業公開的密秘。
市場形勢的利好造就了眾多新產品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隨便在市場上走一圈,各種陌生的品牌名稱數不勝數,興日洋、諾派、奧視嘉、樂馳、樂雅仕、歐瑞吉、杰富林、塞班、山水、超弦、金積嘉、諾基亞、賽日、中山精程電子、獅頭龍公、拓邦、易圖、航仕通、卡百特、凱聲、車道航、科多盈、派拉汀、龍航、影士、福帆達、培英、三諾、吉路達和速配樂、星辰航、奧拓普……等等,行業似乎進了“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混戰時期,只要有產品投入市場便可賺得盆滿缽滿。除了新產品新品牌,具有多年功力的老資廠商諸如好幫手、路暢、飛歌、索凌、凱越、正鼎等等也紛紛進行雙品牌運作或多品牌運作,進行市場圈地運動。
如果僅是如此,行業品牌的運作思路尚且清晰務實,只是部分老牌企業似乎并不甘心與新進入品牌拼價格、搶市場,于是紛紛預言車載DVD導航產品的利潤已經探底。各種帶后臺服務功能的如E-CAR、iBook、G-BOX、G-CAR.S、ON-CERTER、C9、G-CAR、C-LINK、賽格車圣等紛紛粉墨登場。“一鍵導航”、“3G互聯”、“4S一鍵求助”等宣傳遍地開花,似乎這類產品是要來革傳統DVD導航的命的。但像好幫手、路暢等領頭企業叫喊了一年有余,而其E-CAR及iBook卻在市場不見蹤影,可謂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敢為人先的索菱G-CAR.S、金像王G-CAR、創維捷行通、賽格車圣等已經上市銷售的產品,依然遭遇渠道商的消極怠慢及消費者(車主)的冷眼觀望。各資深廠商“拉虎皮作大旗”,紛紛看好的產品卻遭遇市場的阻擊,而縱觀其他小廠商,卻因為DVD導航產品的旺銷而活得有滋有味。
從市場反響及各廠商的業績表現看,好幫手內銷突破10個億,其他眾多往年未突破億元的廠商業績增長超過40%,紛紛圈地建廠,相對于其他行業,車載DVD導航產品依然堅挺,并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部分業內人士叫囂的那樣,DVD導航產品垂垂老矣。縱使行業門檻一再降低,但營銷FromEMKT.com.cn及服務的差異也足以成就大品牌。
縱觀行業2010年各DVD導航廠商的市場表現,有專注于新產品宣導的,以好幫手、路暢、索凌、金像王為代表;有以渠道特點布局產品的,以凱越、凱振、科維為代表;有欲以廣告來引爆品牌的,以華陽、紐曼為代表;有以低俗市場炒作搏出位的,以歐華為代表;也有只做前裝而有滋有味的,以航盛為代表……各企業當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筆者之所以這樣規類,只是有利于分析營銷的手法與之相對應的市場優劣表現之間的關系。好幫手因股份改制造成大量人員出走從而造成內部恐慌,曾經的行業老大華陽雖大手筆的廣告投入仍不能扭轉乾坤,不得不屈居千年老二,而歐華雖然名聲炒起來了,但手段的庸俗只能讓他其在行業三四流品牌間徘徊……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那些推廣帶服務后臺產品的各廠商。“頭已打濕,不得不洗”,入了迷局,也得出幾個虛招,于是乎,各類戶外廣告、媒體軟文等狂轟濫炸,今天搞個發布會,明天整個突圍會,花了不少銀子卻只賺了點吆喝聲。媒體朋友是“有奶就是娘”,只要有銀子賺,就充當寫手,鼓吹這類產品的優越性和及時性。但理性的分析市場,車載DVD導航產品并沒有進入他們所宣導的“網絡時代”或“大服務時代”,而且較長時間內也不會出現。
之所以如此,我們從產品基本功能看,多數帶服務后臺產品的功能實現依賴于3G。雖然3G概念的炒作歷時三年,政府的引導及運營商的廣告投入總費用早已超過百億。但時至今日,3G依然缺少廣泛的用戶群,從而缺少3G功能的使用習慣及產品消費習慣。這對于依賴于3G功能的DVD導航產品是致命的,其后臺服務功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兩年一度炒作的熱火朝天的車載電腦也因此而漸漸淡出主流車載產品。更致命的是本身這種帶后臺服務平臺的產品是生產商及渠道商一廂情愿而無法落地的產品。這些產品宣稱是4S店利潤突圍產品,但4S店賺取的高額利潤是需要車主來買單的,如像其宣導的“貼身秘書服務”、“尊享4S店VIP服務”云云,當車主真正要享受這些服務時,如果4S店的“緊急救援”、“事故處理”、“汽車保養保修”等高額的服務費用無法平民化,車主用上這款產品無疑是身邊多了個吸金的黑洞。說得不客氣點,車主并不是廠商圈養的肥豬,可以任你割其肉、啖其血。如果只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而讓車主被動接收的,這種營銷手段無疑是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在如今理性消費的大背景下,其終究是飲鴆止渴而不會長久的。
營銷界普遍流行一句話,“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不會賣產品的人”,這只是一句對營銷人的勵志話術,稍微有點營銷經驗的人都知道這話背后的缺陷,即使運氣好能把產品賣出去也并不等于這款產品就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而車載DVD導航產品增加后臺服務功能誠然也能賣出去部分產品,但需要營造出一個大市,則面臨解決廣大車主消費意志和使用習慣的問題。由此筆者想到了近兩年火爆的“偷菜”游戲,其火爆程度就像是一場瘟疫,迅速感染了不分男女老少的廣大網民。雖然游戲玩法極其簡單,但其征服了廣大網民的意志,使“偷菜”成為了一種習慣。而回過頭來,如果要讓車主應用DVD導航產品的后臺服務功能就像“偷菜”一樣成為習慣,其中面臨幾個無法解決的問題,首先是使用成本問題,其次是網絡建設的問題。要讓車主低成本享受后臺所帶來的便利服務,首先4S店等中間商不會干。而解決網絡建設的問題牽扯到巨大的投入成本,現在市場上已有的“4S在線”、“車音網”、“車友互聯”等專業公司都無法擺脫網絡建設這一大困局。
綜上分析,既然無法徹底解決帶后臺服務功能的產品流通問題,那我們只有踏實做好現有的DVD導航產品。但有部分廠家在不良職業經理人和媒體的教唆下,面對如今混戰整合的市場,難耐寂寞,一則看到新老品牌的爭奪戰而急于尋找新產品,二則是看到人家在弄這樣的新產品而不甘落后、盲目跟風。從而編導一場“皇帝的新裝”,只是這樣的新裝無疑是場迷局,或者是場煙霧彈,有的廠商是想迷倒競爭對手,但有的卻進入這場迷局而無法自拔。營銷需要理性,創新需要對路,否則這場迷局將讓你無所適從。車載DVD導航產品需要創新,當然更需要營銷,但老酒裝新瓶的把戲有違營銷者的本義。只是作為營銷者的我們需要拔云見天,理性的面對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