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聯通研究院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合作伙伴,正式發布了全球最長距離大模型異構混訓試驗成果,向業界展現了中國聯通在智算網絡關鍵技術領域的里程碑,為智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范式。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大模型時代的加速來臨,模型訓練對算力基礎設施的高吞吐、低時延、高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當前算力資源呈現出異構化和多中心化的格局,面臨著跨域資源互聯互通機制不健全、長距離傳輸存在帶寬與時延瓶頸、異構資源統一調度與高效融合能力有限等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國聯通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阿里云、浪潮、基流科技、加佳科技等行業合作伙伴,面向國產異構GPU環境,針對超大模型跨域訓練和碎片化算力整合需求,依托“算力智聯網AINet”長距無損傳輸技術優勢,結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Link” 超大規模跨域混訓技術方案,在上海臨港和山東濟南鮑山數據中心間構建長度超1500公里的跨域異構混訓系統;通過自動調整多種并行策略和跨域收斂比下MoE模型和Dense模型的參數配置,完成了超1500公里跨域的千億參數AI大模型異構混訓試驗,經驗證等效算力可達單芯片單集群等效算力的95%以上。在算力互聯層面,采用聯通自研內置長距RDMA協議棧的RoCE交換機,兼顧DC內和DC間高性能網絡需求;在算力調度與資源管理層面,通過聯通“智馭”平臺實現對跨域網絡和集群的統一管控及任務調度;在算力協同層面,基于DeepLink在訓練加速、異構通信、并行策略等核心技術,實現千億參數大模型在超長距離異構GPU環境下的高效訓練。
上述成果標志著中國聯通在算力基礎設施跨域協同調度、異構資源融合與高性能分布式訓練等關鍵領域實現了實質性技術突破,為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面向未來,中國聯通將錨定“世界一流科技服務企業”戰略目標,持續深耕智算基礎設施和下一代互聯網領域關鍵技術,攜手產學研用各界合作伙伴,從組網、協議、管控等方面,共同推動智算網絡核心技術突破、前沿應用場景落地與生態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