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迪芯微官方宣布,公司車規控制類芯片前裝累計出貨量突破 2 億顆,業務增長持續提速。
如今,車輛控制算法越來越趨集中發展,在這一趨勢下,相對于通用型車規芯片,專用型車規芯片正迎來更大的需求。不過,車規專用芯片布局門檻高,導入周期相對較長,特別是模數混合信號芯片產品,對企業能力要求更高。
作為一家芯片設計公司,英迪芯微自 2017 年成立以來便一直聚焦于車規模數混合信號處理芯片,創業初期雖也歷經諸多艱辛,但在定力、耐力、能力的支撐下,已逐步迎來收獲期。
2019 年,英迪芯微車規專用 MCU 實現量產,2020 年真正放量,而后一路開掛。據悉,英迪芯微在汽車前裝市場達成第一個 1000 萬顆芯片出貨,花了四年時間,而達成第二和第三個 1000 萬顆芯片出貨,分別僅花了六個月和三個月的時間。
此番,英迪芯微車規控制類芯片前裝累計出貨量已突破 2 億顆,增長更可謂突飛猛進,這也進一步彰顯了其在芯片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英迪芯微的強勁實力展現在眾多細分板塊。在車載燈控領域,英迪芯微已經形成十分完整的產品矩陣,除內飾燈和觸控產品外,還先后推出了用于頭 / 尾燈的矩陣開關、恒流 buck 電源、24 通道線性恒流源等產品,全面覆蓋頭燈、車內氛圍燈、尾燈、充電指示、擋位指示、座椅按鍵、方向盤按鍵、空調出風口等眾多應用場景。
除車載燈控外,英迪芯微也早已涉獵汽車微馬達市場,并視之為爆炸式增長市場。在這一領域,英迪芯微已推出部分汽車微馬達控制芯片,且正不斷豐富產品品類。
不僅如此,英迪芯微還在走向高壁壘市場。據悉,英迪芯微基于自身大量車載模數混合芯片成熟 IP,正積極布局線控底盤和車身域控制的驅動芯片產品,并推出涉及汽車駕駛安全及功能控制部分的解決方案。
目前,英迪芯微車規模數混合芯片產品已進入各主流車企前裝供應鏈,這其中既有通用、福特、斯特蘭蒂斯、現代起亞以及保時捷等外資車企,也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長安福特等合資車企,此外還包括一汽、長安、東風、廣汽、奇瑞、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以及蔚來、理想等眾多造車新勢力。據英迪芯微官方數據,當前其已與 200 個持續供貨客戶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為全球汽車制造商提供優質的芯片解決方案。
作為汽車芯片領域的領軍企業,英迪芯微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與產品質量的提升。目前,英迪芯微在國內設有四大研發中心,包括無錫研發中心、蘇州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以及上海張江研發中心,擁有一支充滿激情和專業素養的團隊,不斷推動汽車科技的發展,并為客戶提供創新高效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英迪芯微表示,其將繼續秉承 " 通過為全球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模數混合信號產品,幫助客戶做出世界一流的系統產品 " 的核心使命,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助力汽車行業實現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