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光科技深耕汽車電子、工業及軌道交通領域十余年,為客戶提供車規MCU、車規電容、車規電阻、車規晶振、車規電感、車規連接器等車規級產品和汽車電子行業解決方案,成立于2008年的貞光科技是三星、VIKING、紫光芯能、基美、國巨、泰科、3PEAK思瑞浦等國內外40余家原廠的授權代理商。獲取更多方案或產品信息可聯系我們。
車用MCU:車用MCU導入時間長,導入后有較大概率從小品牌、小車型開始出貨,短期費時費力且養活團隊的概率不高,若有其他現金流產品線更能提升生存概率。
研發能力評估:未來車規MCU設計難度逐步存在下降趨勢,新思科技、ARM、Keil等廠商幾乎把車規需要的IP、軟件工具包圓的趨勢明顯,未來車規MCU設計方法學、量產驗證IP、整合難度直線下降,除研發以外還應重點考察創業項目的產品定義能力、技術支持能力、服務能力、商務關系維護能力。
供應鏈:3-5年內實現中國大陸晶圓完全替代基本上沒有可能性,還需考察海外車規供應鏈資源的建立情況。
競爭態勢
海外廠商:各有優勢領域,橫向延伸主要依托并購。經營各方向時間久,受眾廣,中國本土化技術支持團隊各有優劣,本次大規模缺貨給國內廠商帶來替代的機會。
國內廠商:MCU門檻低,創業公司多,疫情以來的國產替代周期正在呈現縮短趨勢,留給創業者替代海外產品的時間越來越短。
未來3年的預期:關鍵詞——如何應對“內卷”,一旦把海外原廠可替代的方向全部替代完畢,即刻進入國產廠商互相殺價競爭階段,應對內卷著重考察長期的供應鏈成本情況、長期下游客戶產品方案綁定的競爭力、自身不斷降低裸片面積的工程能力。
投資邏輯
看重生存能力:當前MCU市場競爭大的源頭在于CPU內核、數字模擬外設資源license容易,研發門檻逐漸降低所致,建議著重從客戶關系、內卷能力方向進行把握,更看確定性更看現金流和生存能力。
選擇對車規芯片開發有know-how的團隊:對MCU研發團隊過往經歷及勝任能力放首要,對產品系列化能力進行重點考察,國產替代很難在短時間內替代掉外資廠商的市場,我們對MCU這個賽道內的“前輩”要秉承敬畏之心。
未來發展重點看體系:建議以芯片設計公司Marketing視角進行市場調研、需求分析、實際競爭能力對比,選擇公司整體體系建設相對完備(研發、銷售、供應鏈、生態缺一不可)、體系規范、打法靈活(能夠快速根據摸清楚客戶產品需求進行定義,快速出產品量產)的團隊重點進行跟進。
生態搭建是遠期目標:數字芯片的成敗長期看生態,能否有生態搭建意識及生態搭建策略對于MCU廠商至關重要。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