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發布重要報告《2022研發前沿》指出中國已在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科技領域中取得52個世界第一,總排名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說明中國在科技領域已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績。
中國在當前的諸多科技領域正在加緊追趕,縮短與美國的差距,不可否認如今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實力與美國還存在一些差距,只不過這些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中國在科技方面的快速追趕已讓外媒感到震驚。
外媒尤為驚訝的是中國在未來新興科技領域的崛起,特別是在代表著未來的人工智能、深空探索、基因組、能源安全等新興科技領域更是已居于全球領先地位,這將有助于中國未來在先進科技方面趕超全球。
這幾年美國頻頻對中國芯片采取措施的原因之一就是感受到了中國在新興科技領域帶來的威脅,依托于中國已取得的5G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先技術優勢,中國在新興科技領域已逐漸居于領先地位,美國今年下半年限制NVIDIA對中國出售GPU芯片就是擔憂中國利用GPU芯片技術加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研發,進一步鞏固領先優勢。
不過美國的做法并未能阻止中國的進步,中國芯片行業如今已從核心芯片架構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已擁有自主研發的loongarch、GPU芯片架構等,又開發了芯片疊加、小芯片技術等提升芯片性能,打破芯片制造工藝的限制,推動新興科技繼續發展。
中國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在于科技界的共同努力,近十年來中國異常重視科技研發,從2006年起中國的研發投入就已居于全球第二,研發人員總數方面更已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由此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已連續11年位居全球第一。
眼見著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興起,歐美試圖以它們擁有的技術領先優勢建立重重技術壁壘,阻止中國科技的發展,然而從目前中國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可以看出它們的圖謀已經失敗,甚至如今它們還不得不反過來學習中國的先進科技。
在芯片架構方面,ARM、X86壟斷多年,然而從2019年以來中國開始力推RISC-V架構,如今RISC-V架構已在物聯網行業取得領導優勢,中國又開始力推RISC-V架構進入PC處理器、服務器芯片等行業,眼見著RISC-V的突破性進展,連美國芯片企業如Intel、高通等都開始加入RISC-V陣營,然而中國已取得RISC-V架構的主導權,RISC-V的19個高級會員當中有12個是中國芯片企業,美國將很難在芯片架構方面限制中國芯片的發展。
如今的中國企業也比以往更重視技術研發,中國多家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居于全球前列,部分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甚至超過了三星、蘋果等國際知名企業,在當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下,美國科技企業在削減研發投入,而中國企業卻在堅持投入,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國科技研發領先于歐美。
科技領域曾由歐美引領近百年,然而中國已經開始快速追趕,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按照中國科技行業如此發展勢頭,或許10多年后中國將成為全球科技領軍者,歐美的科技霸權也將因此而被打破,期待著中國科技早日取得領先優勢而無需再受制于歐美。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