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積電現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將進一步在美國建設3nm工廠時,創始人張忠謀卻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在美過多建廠,臺積電必敗”,這迥然不同的言論或許意味著臺積電將改變此前親美的態度。
張忠謀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此前臺積電在美國的大棒兼胡蘿卜軟硬兼施下最終選擇了妥協,上交機密數據,順從美國要求赴美建設5nm工廠,然而臺積電的順從并未獲得美國的回報。
臺積電赴美設廠本來是為了獲得更多美國芯片的訂單,然而如今AMD、NVIDIA、高通等都在削減訂單,甚至最大客戶蘋果可能也因iPhone14銷量未達預期而削減訂單,其中高通更已將部分訂單轉交給美國本土芯片企業格芯,預計未來數年從格芯采購75億美元芯片。
另外赴美設廠還可能導致臺積電的成本上漲,加上如今的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臺積電由此向美國芯片提出提價,然而美國芯片均已嚴詞拒絕。無奈之下,為了確保現金流,臺積電近期要求員工休無薪假期,暫時關閉部分EUV光刻機以降低成本,凸顯出臺積電當下面臨的困難。
如此情況下,劉德音卻計劃再投資數百億美元在美國建設3nm工廠,這可能會拖垮臺積電,作為臺積電創始人的張忠謀當然不希望看到臺積電就此被毀掉,因此強硬發聲認為不應該繼續擴大美國工廠的規模,避免過高的成本拖垮臺積電。
臺積電更擔憂的是它上交機密數據之后,美國本土芯片巨頭Intel加快了先進工藝的研發,在臺積電和三星上交機密數據不久,Intel就宣布Intel 4工藝提前半年量產,這似乎過于巧合,如果在美國建設3nm工廠,那么臺積電的技術秘密會不會因此進一步泄露,導致臺積電根基--先進工藝領先優勢進一步被削弱。
另一方面臺積電如今已深感過于依賴美國芯片已有失去議價權的憂患,早前臺積電要求提價無果后,美國芯片反過來要求降低芯片代工價格,如果臺積電在美國建設5nm、3nm工廠,那么臺積電的議價權可能進一步失去,這更是臺積電無法承受的。
面對如今窘況,臺積電其實也在嘗試做出改變,它開始大舉擴張在中國大陸的南京工廠,計劃增加南京工廠的16nm、28nm工藝產能,以求從中國大陸市場獲得更多收入,借助中國大陸芯片的力量制衡美國芯片。
臺積電還看到了世界芯片格局的變化,由于美國芯片的霸道,歐洲、印度等地都在積極發展芯片產業,這些市場都有望產生更多芯片客戶,臺積電已計劃在這些市場建設芯片工廠,然而臺積電的資金畢竟有限,不可能同時在美國建設3nm工廠以及在歐洲和印度建設工廠,臺積電最終會在哪里建設工廠決定臺積電最終對美國芯片的態度。
臺積電如今也已走到轉折點,先進工藝過剩嚴重,一步不慎就可能導致臺積電從輝煌跌落,而創立了臺積電的張忠謀顯然不希望自己養大的孩子就此衰敗,其實諸多例子都已經說明了妥協沒有出路,只會導致他人的要求越來越過分,臺積電是時候為自己尋找新出路了。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