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法在中國保有量也僅僅16萬輛,如果能夠在產品方面突破傳統MPV標準束縛,自主品牌將在一個年銷量超200萬輛的市場中繼續打破邊界。
MPV市場有多火?看看幾位車企大佬們扎堆微博造勢就知道。
極氪009發布前夕,吉利集團高級副總裁、極氪CMO楊學良與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展開了“口水戰”,一度將極氪009的熱度推上高潮。隨后,楊學良和李想在微博上你來我往爭辯不休,最終以李想刪微博而結束。
緊接著在極氪009在11月1日上市后,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同樣在微博上發出小作文靈魂拷問,而嵐圖汽車CEO盧放也為自己“追光”打call并向極氪發出“約架”邀請,要來場尾部碰撞的線下對比。
更有意思的是,MPV屆的老大哥別克旗下全新豪華MPV——世紀CENTURY也在3號晚間迎來了上市,有網友評論說,“大爺還是大爺,牛逼的人話都不多。”
這場在十一月初就上演的“連續劇”,吃瓜群眾表示這戲太多,有點看不過來了。
但為何MPV市場怎么突然從門可羅雀變成了門庭若市?要知道,去年國內MPV市場的整體容量才100萬輛多一點點。那么這個市場是不是真如外界所認為的是片藍海呢?
蛋糕不大,人人想分
從銷量表現上看,國內MPV市場還沒有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爆發。
乘聯會此前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MPV市場的累計銷量為105.5萬輛,與2020年基本持平,僅微增0.1%。從市場滲透率上看,較之2020年MPV市場的滲透率還減少0.3個百分點(2021年MPV車型在狹義乘用車市場上的滲透率為5%)。
時間來到了今年,國內MPV市場也并沒有因為車企的扎堆投放而變得熱鬧非凡。
其中9月國內MPV市場雖然鞏固回升態勢,銷量為8.9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6.4%和3.8%。不過從前三季度累計情況看,MPV市場仍有所下滑,1-9月銷售68.8萬輛,同比下降15.1%。
具體來看9月,別克GL8銷量達14,952輛,同比大增46.8%,一舉超過五菱宏光,罕見成為MPV單月銷冠。今年3月以來,別克GL8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始終疲軟,幾乎月均兩位數下滑,直到8月其銷量才穩住跌勢。今年前三季度,別克GL8累計銷售97,399輛,同比下降20.9%,降幅有所收窄。
實際上,以別克GL8為代表的中高端MPV車型近期表現均較為穩健,一直被稱為GL8強勁對手的豐田賽那,9月銷量達到6,796輛,穩居市場前三。傳祺M8銷量雖然同比下滑23.7%至5,030輛,但其第四名的“江湖地位”仍未被撼動;同門車型傳祺M6銷量大幅提升,同比提高46.0%至4025輛,排名也躍升至第六名。
除了上述幾款外,還有這個市場的常客包括奧德賽、艾力紳、大通G50、風行菱智等,此外新晉的還有奔馳旗下的V-Class和威霆。
目前五菱宏光在國內MPV市場中的霸榜時代正在改變。特別是隨著市場消費趨勢的變化,中高端MPV更符合當下市場的消費趨勢,國內MPV市場的格局也發生了改變。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0萬元以下的低端MPV市場銷量同比下滑14.34%。這個價位區間一直是國內MPV銷量最高的細分市場,基本以自主品牌為主,產品數量多達17款,在2021年在售的36款MPV產品中占比近半。
在有數據可查的36款在售MPV產品中,2021年,有15款的銷量出現了下滑,導致整體市場萎靡——這15款產品的平均下滑幅度達到了50.5%。
顯而易見,隨著消費升級的步伐逐漸加快,中高端MPV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中低端MPV車型的生存空間逐步受到擠壓。
其實回顧國內MPV市場,在燃油車時代,這個市場一直被歐美日汽車企業主導,中國消費者沒有主動選擇權,走低端路線的自主品牌也沒有撬動市場的縫隙。
特別是在2017年-2020年,國內MPV銷量連續4年下滑,也反應出了不是中國消費者不需要MPV,而是市場沒有一款適合那時中國消費者胃口的MPV。
但不得不說,如今歐美日制定的MPV標準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有些過時了。尤其是在智能化、新能源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而MPV潛在消費者認同的或是產品的功能性、影響力與口碑,而并非像轎車或是SUV市場對品牌有明確偏向,這也給予了自主品牌MPV向上的機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在各國別小型車、緊湊型車、MPV等級別車型的三年保值率中,自主品牌均高于韓系、法系,有的自主品牌車型三年保值率甚至高于美系、德系等國別品牌車型。
在這些因素下,國內MPV市場覺醒的勢頭已經相當明顯,而自主品牌的積極性更是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不可否認,中高端MPV市場確實是未來的一個藍海市場。
當前國內中高端MPV市場表現優于整個車市,而且較之于其他細分市場,中高端MPV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特別是此前歐美定義的MPV標準與中國消費市場需求形成強烈反差。
根據艾瑞發布的《2022年中國家用MPV市場洞察報告》調研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市場上圍繞歐美標準制造的MPV產品有以下詬病:
1、安全隱患較大——側滑門導致整車被動安全系數下降、第三排潰縮空間有限,整車車架不穩定,長期使用松散異響嚴重。
2、第三排座椅使用便捷性差——三排乘坐空間過小、舒適性過低;乘坐人員進出不便、活動受限。
3、行李艙空間過小——第三排導致行李艙空間過小;離地間隙過高,搬運物品不便。
4、通過性差——基于轎車底盤打造的離地間隙,由于MPV軸距更長,導致通過性差。
5、操控與舒適性差——車身過大不易駕控,車身過重導致動力不佳、耗能過大。配置過低,不能滿足中國消費出行多功能需求。
6、進入中國消費者視野的產品由于受國外品牌技術控制,價格過高,性價比過低。
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各種需求,自主品牌拿出了殺手锏——MPV高端化。
乘聯會針對2021年MPV區域流向進行了一個統計,在全國31個省市排名前15的省市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和江蘇這些經濟實力強勁的地區,高端MPV在當地全部MPV銷量占比超過 50%,河南、山東、遼寧、湖北、河北和四川的高端MPV占比處于40-50%之間,后四個省市的高端MPV銷量占比在40%以下。
此前在騰勢D9的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傳遞了騰勢重生的方向:“騰勢將堅定不移地走豪華車路線,堅持只提供新能源豪華汽車的戰略定位。”同樣,在嵐圖夢想家的上市儀式上,盧放也多次說到“豪華”一詞。
對于自主品牌來說,豪華最直觀的標準就是價格。
騰勢D9推出了DM-i混動和純電兩種版本共六款車型,售價區間覆蓋了33.5萬元到46萬元。嵐圖夢想家面向主流消費市場的三款七座版車型,售價區間則處于36.99萬元到43.99萬元。而剛剛上市的極氪009在顛覆以往MPV的定位之下,再一次拉高了自主MPV的價格天花板,最高達到60萬元級別。
新進者的認可度和口碑,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自主品牌沖擊高端MPV市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僅在價格上高端,還要做到配置和體驗的高端。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配置直接拉滿,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例如什么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空氣懸架,其它諸如全景影像、前后駐車雷達、電動側滑門、前排座椅電動調節/通風/加熱都已經不在話下。
與此同時,還能子啊騰勢D9、極氪009、嵐圖夢想家等車型上看到自主品牌在MPV市場的新能源化。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8月MPV產品的新能源化趨勢漸次走高,新能源銷量3.2萬輛,同比增長38.0%,滲透率達5.7%。未來兩年,上汽大通、紅旗、長城汽車等自主品牌也將計劃陸續以新能源MPV在中高端市場布局。
可以說,在MPV市場消費高端化趨勢的大潮之下,已經有自主品牌率先嘗到了甜頭。而今后國內的MPV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這不僅存在與自主品牌之間,也還需要改變消費者對豐田、別克、本田等外資、合資品牌固有的高端印象。
畢竟埃爾法在中國保有量也僅僅16萬輛,如果能夠在產品方面突破傳統MPV標準束縛,自主品牌將在一個年銷量超200萬輛的市場中繼續打破邊界。
-END-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