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汽車一定是科技感十足的,但是,許多先進的駕駛體驗技術僅處于初級階段,并且在交通基礎設施和產品可承受性方面仍然存在極大的挑戰。但是車聯網是必然的趨勢,而且在5G技術的基礎下,必然會出現下面這些趨勢正在塑造我們的未來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車聯網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車聯網系統的實現需要依靠強大的通信能力做為依靠和支撐,而5G 技術的逐漸成熟,為車聯網提供了低時延、高可靠、大容量的通信設備,使得車聯網的發展應用更加可靠與迅速。
中國電動車市場規模相當龐大,隨著新能源汽車這座金山被挖開,中國市場已經處于國際競爭的風口浪尖。面對眾多具備先進技術和發展經驗的外國競爭對手,無論是政策制定者還是生產商,都需要及時了解最新的市場變化和技術發展,提高政策效力,加速技術革新。中國電動車發展需要及時掌握域外反映,借鑒吸取外國的經驗教訓。
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混合式電動汽車將有長遠的市場前景。因為這兩種電動汽車具有與目前汽車基本相同的功能,但它們的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因此要對性能和價格兩方面進行平衡。展望未來,一是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將會不斷提升。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800萬輛,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或達1000萬輛級別;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約在3000萬輛規模。二是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預期提前,2030至2035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商用車實現氫動力轉型。全球新能源應用領域發展已進入快車道,未來技術突破持續推升大規模商用化落地,行業將呈現非線性爆發式發展趨勢。
車聯網產業鏈條長,產業角色豐富。從制造業角度而言,產業鏈中上游包括元器件供應商、通信設備提供商、汽車電子系統供應商等,下游主要是整車廠商,包括傳統車企與互聯網車企。此外車聯網產業鏈中還包括大量服務業角色,如地圖等軟件與數據提供商、通信服務商、車內軟件提供商等。目前,以信息革命和工業革命的代表產品信息技術正與傳統汽車加速融合,歷經車載信息服務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階段以及智慧出行階段,中國車聯網產業鏈已經從單純的車載信息服務邁入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階段。
車聯網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個場景,做好車聯網安全需要對這一場景進行適配。從整車、自動駕駛系統、系統的軟硬件等各個層級提出一整套安全需求,并在不同場景下對硬件、軟件、系統集成、整車等方面進行不同層面的測試,以此驗證自動駕駛系統是否滿足了安全需求。
隨著智能交通的發展,車聯網逐漸普及,用戶的規模將不斷擴大,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車聯網市場前景一片光明。未來幾年,我國仍然是全球汽車消費大國,隨著智能交通的發展,我國車聯網用戶的規模也將逐年提升,行業滲透率將進入加速增長階段。經過初步估算,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在2026年達到8000億元,2021-2026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36%。目前,全球車聯網產業生態不斷豐富完善,汽車聯網化滲透不斷加強,全球市場搭載智能網聯功能的新車滲透率超過45%,預計至2025年可達到接近60%的市場規模。
車聯網要實現,其實最終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物等復雜的連接,不僅僅需要車企、互聯網科技公司強強合作,甚至還需要政府規劃和政府部門的參與,才能整合協同。 我認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手機或許是萬物互聯的核心,但車輛作為人們出行的必要工具之一,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汽車它同樣可以作為一個生活網絡節點,智能網聯幫助車內的人員更好的享受萬物互聯的出行生活。 因此建立和實現完備的車聯網體系,是創新型產業未來十年發展的重要一環。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