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外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封鎖力度越來越大,令不少普通消費者開始關注起集成電路領域。
事實上,在半導體的發展歷程中,受打壓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還有日本企業。
想當年,日本半導體產業可謂是如日中天,無論是在芯片設計還是光刻機制造方面,完全可以超越美國、韓國。
被美韓聯手搞垮
但也正因如此,日本半導體產業在美韓聯手打壓下遭遇了滅頂之災。
爾必達,就是在日本半導體盛世結束之前赫赫有名、后期卻被收購的芯片巨頭,其社長坂本幸雄更是當年日本半導體業界的大佬。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二十年代之前,爾必達先后遭遇了金融危機和美韓的打壓,最終被美光科技吞并。
在爾必達被吞并的那一年,坂本幸雄已經64歲高齡,到了該退休的年紀。可眼看自己一手養大的芯片公司就這樣倒下,坂本幸雄十分不甘心。
于是,這位老人在幾年后作出了一個震驚業界的舉動——重出江湖加入中國芯片公司。
72歲加入中國公司
2019年12月新浪財經曾報道,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原社長坂本幸雄,在2019年11月正式加入紫光集團,并同時擔任高級副總裁和日本分公司CEO。
要知道,當年的坂本幸雄已經72歲高齡,可他還是決定重新操刀,至于理由,坂本幸雄曾表示:“不想作為一個失敗者結束人生,向自己做個了結。”
公開資料顯示,坂本幸雄出生于1948年,原生家庭非常普通,但坂本幸雄不普通。
大學畢業后,綜合表現并不出色的坂本幸雄進入德州儀器工作,日復一日地完成那些最基礎的任務。
但他并不甘于平庸,而是在私下自學包括芯片制造、英文等在內的枯燥書籍。終于,坂本幸雄等到了機會,與外國客戶之間的無障礙交流令其一鳴驚人,自此擺脫了芯片推銷員的身份,正式進入芯片制造領域。
之后,就是坂本幸雄的升職記,從小職員一步步坐上德州儀器分公司副總的位置,最后則是爾必達的靈魂人物、日本半導體業界的希望。
日本芯片大佬開始復仇
當年《美日半導體協議》的出爐,讓日本被迫主動開放半導體市場,并遵守《協議》,在五年內讓出了20%的市場份額。
受到經濟蕭條等外部因素的接連打擊,日本政府只能步步退讓,但也孵化出了爾必達,為日本半導體產業留下了一線生機。
可惜的是,在美韓聯手的猛烈圍攻、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爾必達還是倒下了,坂本幸雄沒能如日本政府所愿,向惡勢力發起反擊。
2012年,爾必達債臺高筑,正式宣告破產,坂本幸雄一手塑造的神話就此湮滅于歷史的洪流中。
但爾必達倒下了,坂本幸雄還沒有倒下。從坂本幸雄在德州儀器的成長史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于忍耐且沉得住氣的人。
于是,坂本幸雄在64歲到72歲之間的幾年時間內,做好了決定,找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寫在最后
對于坂本幸雄而言,紫光集團是一個平臺,它不同于爾必達,中國也不同于日本。坂本幸雄相信,中國半導體產業能夠完成當年日本半導體產能沒有實現的目標。
對于紫光集團而言,坂本幸雄雖然年逾古稀,但其數十年的從業經驗、獨到的眼光以及積累的人脈,絕非一般的芯片大佬能比。
有坂本幸雄的支持,紫光集團與國際巨頭之間的差距正在一點一點地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