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9月23-25日,SensorChina2020展覽會在上海召開。在這個特殊的年份,眾多國內本土傳感器廠商成為本次展會的主角。為了深入了解這些本土企業在傳感器領域的發展態勢,筆者專訪了武漢飛恩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萬先生。
武漢飛恩微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是致力于為汽車、物聯網、智能家居及工業控制行業提供MEMS傳感器及系統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自2003年成立以來,專注于車用壓力傳感器技術和產品研發,基于工藝應力模型封裝技術和高效批量標定測試算法,建立了數條全球領先的單件流全自動化生產線,產品已覆蓋整車所有壓力傳感器應用,已實現數千萬只汽車前裝配套。
記者:汽車用壓力傳感器主要的技術挑戰都有哪些?
曹萬:主要挑戰還是在車身的環境惡劣,汽車尾氣大多數都含有酸性物質,很多材料耐不了酸,在發動機周邊冷熱交替比較嚴重,溫度比較高,這些都要求車用壓力傳感器的封裝需要具備不同的特性。目前,飛恩微電子提供所有跟壓力相關的傳感器產品,從剎車系統,控制系統,剎車泵、尾氣排放,發動機控制,行車安全等。
記者:今年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貴公司身處武漢,是如何應對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挑戰的?
曹萬:年初受疫情影響的1、2、3月期間,那段時間最難的就是企業的增長,那段時間沒有銷售額,我們的傳感器產品在救護車上的應用卻有增加,全力滿足以江淮為代表的國內車企的緊急復產要求。
好在我們3月份過了之后,雖然乘用車市場有所下滑,但是商用車市場呈現比較好的發展,增長的趨勢比較好。往年的淡季并沒有出現明顯的銷量下滑,整體來看疫情對于我們的影響不是特別大。
記者: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方新能源車,貴公司的壓力傳感器主要圍繞燃油車,在新能源車領域是否有布局?
曹萬:新能源車里的鋰電池同樣需要壓力傳感器,傳感器是作為所有AI系統的主要部件,不論用哪類汽車都需要采集數據,一定要采集物理樣本,剎車系統無論你用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有,也是一樣要有的。
為了迎合未來的發展,我們的傳感器產品的智能程度會越來越高,飛恩微電子還會關注其他類型的傳感器產品,打造智能化的傳感器系統。
記者:針對壓力傳感器而言,像國產大飛機C919用到的壓力傳感器,對精度的需求比較高,但是現在高精度傳感器大部分還是在用國外的廠商,我們跟他們的差距在哪里?怎么做才會在高精度上面有突破?
曹萬:的確,諸如大飛機和高鐵,都需要用到高精度壓力傳感器。目前高精度在國內一個是從我們的基本傳感器的芯片來說,產品的精度可能沒有國外做的好,這是微電子產業要加強的,后端封裝、制造這塊同樣也需要做人才滿足這種高技術,不是不能做只是相對來說成本高一些。第二個相對高精度的很多時候量并不大,整個公司投入上面早期投資可能不會投的特別多,導致這個產業發展稍微慢一點。
另外,由于市場比較小,用量不大,所以產品做出來的成本也高,綜合因素來看發展的緩慢一些,相信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國內傳感器產品一定會實現向更高精度發展。
記者:在中美貿易爭端和世界經濟景氣的大背景下,對于下半年或者說是明年,貴公司戰略布局和策略會不會進行調整?
曹萬: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為了保持技術和產品的獨特性并保證供應鏈安全,飛恩微電子已經開始深度布局壓力傳感器國產化項目,建立了覆蓋傳感器產品生產制造的上游和下游,包括芯片的開發,材料的供應,核心目標就是形成一整套國內可以運轉的生態環境,避免因為核心器件或材料被“卡脖子”,進而影響到國產車用壓力傳感器的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