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去年內存價格瘋漲之后,今年內存價格仍舊維持高位水平,雖然漲勢沒有原來那么猛,但是仍舊處于上漲之中。
目前,智能手機對DRAM內存顆粒的需求是最旺盛的。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移動DRAM市場總收入環比增長5.3%,達到了創紀錄的84.35億美元,第二季度還有望再創新高。此外,服務器、數據中心市場需求的增幅已經超過智能手機,同樣不容小覷。
按照南亞科技的估計,全球市場對內存容量的需求持續看漲,預計今年會大幅增長22%,而同期市場供應增幅只有21%,供不應求的局面仍然看不到何時能夠解除。
對于這樣的市場行情,DRAM廠商自然也是樂于維持現狀,以保持利潤的進一步增長。雖然不少DRAM廠商也有在努力提升產能,但主要是借助工藝技術更新,而不是興建更多新工廠。
目前全球移動DRAM內存市場上,三星電子占據高達56.5%的份額,SK海力士、美光各占25.2%、16.7%。
相比之下,雖然國內的DRAM大廠建晉華、合肥睿力集成電路(合肥長鑫)都在積極推進國產DRAM,但是最快也要等到2018年底才會試產,2019年才能投入量產,所以短期內也無法對于DRAM市場產生多大影響。不過,未來隨著國產DRAM的量產,或將打破現有的DRAM市場格局。因此,國外DRAM巨頭自然也會想辦法阻撓國產DRAM廠商的進程。
據集微網報道,繼三星于去年年底遭發改委約談之后,中國反壟斷機構最近又約談了全球第三大存儲廠商美光,調查內容可能涉及去年DRAM漲價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打壓中國企業。美光存在限制設備商對福建晉華進行供貨的行為,這對于正處于試產階段的福建晉華而言無異形成了重大壓力和挑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個月底,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美光科技在美國遭遇了集體訴訟,被指控串謀限制DRAM內存芯片供應,造成2016年和2017年產品價格上漲,最終導致了在此期間關鍵的內存產品價格飆升。這一集體訴訟計劃代表從2016年7月1日到2018年2月1日之間,購買了包含DRAM設備的美國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