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查了一下wiki,發現幾個問題,
1,發現俄國的RD-0146氫氧發動機比沖高的驚人,真空比沖463 sec 比 SSME還高452 sec,感覺有點假了,這個是咋樣實現的?俄國人的火箭發動機真的很強么?
2,我國初級一般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美國一般用氫氧發動機(氫氧發動機的比沖一般比液氧煤油發動機高)。我們的火箭初級為什么不用氫氧發動機呢?
3,聽說原來的火箭助推器是4級(航天飛機),現在要加到5級和5.5級(戰神),我想問為什么原來要設計成4級呢,原來直接加到5級不就可以了么。
美國的戰神v和戰神I開始覺得這個計劃挺好的,現在覺得這個計劃感覺根本就是湊合事。主要是:戰神用的都是老發動機,如果產品定型了,就需要穩定一段時間。
而因為原來的發動機效率肯定不如新發動機好。聽說,美國的新火箭發動機RL60(http://www.astronautix.com/engines/rl60.htm), 2003年就完成了60%,現在都2010年了,可是一直沒有消息,老美還要用舊火箭發動機,真不知道研究發動機的單位這些年一直都在干什么?看了看這個是個小的實驗機型,但我覺得都7年了,難道就一點進步沒有?再說回來,我的意思是,美國研究出新的火箭發動機型號已經好多年了,離成功也不遠了,如果成功了,那么戰神系列火箭要不要換呢?不換吧花那么長時間,精力研究個好火箭不是可惜了,換吧,又要重新實驗,改進設計穩定性等等。所以,美國的戰神系列我覺得完全是一個過渡性的臨時系列,真的是白花冤錢。過一段時間2020年左右我覺得美國還得花錢研究新的火箭(因為新的發動機)。
其實星座計劃核心說是三個,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新型火箭,而戰神明擺著就是個過渡類型產品,沒必要花大價錢。
我現在的意見是,加速研發新發動機,直接重新研究開發戰神v,爭取2020年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