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iPhone是蘋果盈利能力最高和最暢銷的產品,自發布以來銷量超過10億部。
目前,約半數iPhone是在鄭州制造的。本文將闡述iPhone從在鄭州制造到出現在用戶手中的“旅程”。
圖1:北京蘋果專賣店
采購零部件
每部iPhone的零部件來自逾200家供應商。
蘋果從全球逾200家供應商為iPhone采購許多零部件——例如內存芯片、調制解調器、相機模塊、麥克風和觸摸屏控制器。富士康也生產部分較小的零部件,例如金屬外殼。
蘋果向位于全球各地的供應商采購大量零部件,并把它們出售給位于中國大陸地區的代工廠商。在鄭州,蘋果代工制造合作伙伴是富士康。
生產手機
工廠每分鐘生產約350部iPhone。
圖2:富士康鄭州生產基地工人
富士康鄭州生產基地占地面積為2.2平方英里(5697974平方米),能雇傭至多35萬名員工,許多員工時薪約為1.9美元(約合人民幣13.2元)。
富士康鄭州生產基地有94條生產線,組裝一部iPhone需要約400個步驟,其中包括拋光、焊接、鉆孔和安裝螺絲。這座生產基地每天可以生產50萬部iPhone,合每分鐘約350部。
從生產線下來后,iPhone將被放置在一個漂亮的白色紙板盒中,經過包裝后被放到木托盤中,然后用推車推出去,裝到外邊等待裝貨的卡車上。
過海關
海關緊臨富士康工廠。
新生產的iPhone被運輸到距離工廠大門幾百碼遠的海關,海關位于一個保稅區內,這使得蘋果能更方便地向中國消費者銷售iPhone。
作為iPhone生產終點的中國,也是蘋果全球稅務戰略的起點。在鄭州——通常是在海關,富士康把iPhone出售給蘋果,蘋果然后把它們出售給其位于全球各地的分部。
這一過程——主要通過電子方式完成,使得蘋果能把一部分利潤劃歸愛爾蘭分部,享受到稅收優惠。這一系統在中國并非是唯一的。
運往全球各地
智能手機乘坐波音747旅行。
銷往美國和全球其他地區的iPhone乘坐卡車,到達距離海關3英里(4.8公里)外的鄭州機場。由于iPhone產量增加,最近數年鄭州機場進行了大規模擴建。
數年前,在中國大陸地區生產的PC,乘坐集裝箱船運輸到美國,旅途需要持續約1個月。智能手機尺寸很小,可以通過飛機大量、經濟地運輸。一架寬體波音747飛機可以輕松地裝載15萬部iPhone。
UPS、聯邦快遞等貨運公司裝載有iPhone的飛機,從鄭州起飛,在安克雷奇補充燃料后飛往路易斯維爾和美國其他地區。
在中國銷售
手機運輸到上海與運輸到舊金山需要的時間差不多。
圖3:運輸iPhone的卡車
對于在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海關官員利用電子系統虛擬地把它標志為“出口”商品,然后再標志為“進口”商品。在鄭州,這一過程是在位于富士康工廠大門外的海關完成的。
一旦產品被標識為進口商品,海關就可以根據進口價對產品征收17%的增值稅。而后,產品就可以運往全國各地銷售了。
在中國大陸地區銷售的iPhone通常會被裝載在大型卡車上,經過18小時長途跋涉后到達上海,蘋果在上海建有全國性配送中心。一輛大型卡車可以運載3.6萬部iPhone。由于每輛卡車運載的iPhone價值約2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它們通常配備有監控攝像頭,有時甚至配備有保安。
離開富士康鄭州工廠后,iPhone平均需要2天時間就能到達590英里(950公里)外的上海商店,而到達6300英里(10139公里)外的舊金山商店,平均僅需要3天時間。
不同的價格
iPhone在中國大陸地區售價比美國高近20%。
受匯率波動和增值稅影響,中國客戶購買iPhone的價格更高。32GB版iPhone 7在上海蘋果專賣店價格約為776美元(約合人民幣5393元),而在紐約,同款產品價格僅為649美元(約合人民幣45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