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應逐漸吃緊下,2016年第三季開始標準型記憶體價格呈上漲走勢,同時帶動其他類別記憶體的價格上揚。
受惠于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及記憶體搭載量不斷攀升,2016年第二季開始DRAM原廠逐步降低標準型記憶體的產出,轉為行動式記憶體與伺服器用記憶體;在供應逐漸吃緊下,2016年第三季開始標準型記憶體價格呈上漲走勢,同時帶動其他類別記憶體的價格上揚,第三季全球DRAM總體營收較上季大幅成長約15.8%。
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第三季適逢蘋果(Apple) iPhone 7與三星(Samsung) Note7二大旗艦機備貨潮,雖然Note 7后來于第四季停產,但第三季的備貨仍有助記憶體消化量與價格的上揚,標準型記憶體也因出貨比預期更佳,加上筆電搭載高容量8GB記憶體比重亦持續增加,更讓第四季標準型記憶體合約價季漲幅逾30%。
三星(Samsung)依然穩坐DRAM產業龍頭,營收季成長約22.4%,成長幅度遠超過市占第二的SK海力士(Hynix),兩大韓廠的市占各為50.2%以及24.8%,合計二家韓廠已囊括DRAM 75%的市占率。美光集團(Micron)仍位居第三,營收季增12.6%,市占18.5%。
營業獲利部份,三星仍是DRAM產業冠軍,第三季營業獲利率維持在37%,SK海力士由18%上升至25%,而美光則是轉虧為盈,從-0.6%轉為2.3%。吳雅婷表示,展望第四季,由于DRAM價格持續攀升,可以肯定各廠獲利仍將進一步成長。
由技術面觀察,三星已在20奈米制程上取得領先,成本為三大DRAM廠中最低,新廠Line 17的18奈米制程也從下半年起開始生產。吳雅婷指出,由于三星目標以獲利為重,對于18奈米是否繼續大規模擴產仍在謹慎規劃中。
第三季SK海力士的21奈米制程產出不如預期,導致產業供給吃緊,目前SK海力士仍將著重于21奈米的良率提升,并規劃2017下半年進入18奈米試產階段,持續制程轉進。美光在華亞科于今年9月正式100%轉進20奈米制程下,20奈米制程也正式成為美光的主力制程技術,美光后續也計劃明、后年陸續導入18/16奈米量產。
臺廠部分,南亞科受惠于第三季標準型記憶體價格持續上漲,加上客戶陸續追加訂單,第三季營收較第二季成長16.7%,但隨著新工廠Fab 3A North完工,2017上半年將導入20奈米制程,屆時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力晶科技DRAM營收大幅下滑31.1%,受到第二季價格不好影響,力晶減少第三季標準型記憶體的產出,導致營收大幅下滑,隨著第四季DRAM價格大漲,力晶DRAM投片又開始恢復之前水準,可預期營收將回復成長。
華邦電子第三季營收小幅成長7%,除46奈米比重持續提升外,38奈米制程預估最快于第四季正式少量投片生產,此外,由于利基型記憶體第四季起漲價,亦將反映在第四季的營收表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