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生活,這句話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的生活被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包圍著,以至于我們有時候都會反思是否因為被過多的“科技”包圍,我們的生活反而失去了一些本來該有的“純粹”,而真正的科技是讓我們生活得更方便、更健康的一種成果。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關于智能穿戴科技的發展是否真的讓我們享受到真正的健康生活,下面也主要圍繞智能穿戴和科學運動的角度去簡析一下如今智能科技的發展是否真的引領我們科學健康地去運動。各位運動裝備黨也可以理性思考一下該如何選擇智能穿戴產品來提高運動的科學性。
針對運動的智能科技很早就面世
時光回到2005年,在那一年,運動用品巨頭阿迪達斯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雙智能鞋—adidas-1,小編當年還是一名小學生,時間雖然過去了10年,但是小編依然能記起當年從電視上看到這雙智能鞋的廣告時的那種驚艷感。
也就是說在“穿”方面的智能開發,特別是鞋子方面的智能開發,早早在10年前,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運動用品巨頭已經開始涉足,而且那時候的智能鞋的智能開發方向來得更加實際,是從如何提升腳感、舒適度的方向去開發,也可以算是以人為本的一種體現吧。
另一家運動巨頭耐克當然也有涉足智能穿戴設備,它家的nike+Fuelband運動手環在2012年問世,也引起了不少的轟動,也成為不少裝備黨和潮人的必備EDC,然而在2014年,耐克就放棄了nike+Fuelband運動手環這個項目。小編還是覺得有點可惜,運動巨頭去生產運動輔助裝備本來就是讓人覺得是比較專業的,而且產品做得實用且酷的話,無疑也會促進運動鞋、運動服這類產品的銷售。
無論是耐克還是阿迪達斯,都沒有在智能穿戴裝備的路上走得更遠,反倒是如今一些專門做運動裝備的公司在運動手環上面做得更出色,國內也涌現出不少的智能穿戴產品。
智能手機的發展加速手環的普及
觸屏智能手機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對我們的生活改變是巨大的,其中智能手環也應運而生,市面上,從幾十塊到一兩千的價位,我們可以挑選到各式各樣的智能手環,手環可以干什么呢?對我們的運動生活真的有幫助嗎?
1、某些手環可能被看作是潮人的象征
對于如今的年輕人來說,手環還真可能是展示自己很潮的一樣物品,通過手環去知道信息通知、來電提醒等,在很多人看來,比直接拿出手機來看要帥得多。
2、追蹤和計算步數,檢測睡眠狀況
大部分手環都有步數追蹤統計,很多人說,自從買了手環,連上廁所的次數都多了,畢竟多走動能刷刷步數,一天下來,步數足夠多,也可以在朋友圈炫一下自己多么健康的生活態度,在促進運動的積極性的角度來說,手環的確有其神奇的作用,而在檢測睡眠方面,就見仁見智了,筆者身邊一些手環用戶,都有反應檢測睡眠這個的確不太準確,基本上是看看就好,而且有些手環戴在手上睡覺,并不舒服。
3、對常運動的人來說,手環能提供運動數據參考
對于經常跑步的人來說,為了提高運動效率的同時又保證運動強度在科學可控的范圍內,他們往往購入帶有協助科學運動功能的手環,例如能測試即時心率、記錄運動軌跡、計算運動消耗的卡路里,這些數據都能清晰地出現在手機客戶端上,也能給予使用者很直觀的參考,避免過度運動以及提高運動效率,但是數據不一定準確,數據出現偏差的情況也不可避免,這也是裝備黨需要理性考慮的問題。
2裝備黨仍需理性選擇產品回頂部
智能手表也涉足運動領域
智能手表的浪潮也在這一年兩興起,不少手機廠家都有推出智能手表,計步、檢測心率、計算消耗卡路里等等這些與科學運動有關的功能一樣都不少,但是智能手表普遍需要經常充電、售價相對一般的手環也要更高。
而能監測心率數據的智能手表一般不配備心率帶,而是通過皮膚對手表背部的光電反射,再轉換成電信號從而得出心率值,這種測試方法在靜態的情況下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而當運動的時候,手表可能會晃動,汗水也會浸濕皮膚,這樣測試的結果就很可能會出現偏差了。
智能手表可能會是不少年輕人追捧的一種智能穿戴產品,但是價格與續航又可能是其讓人詬病的兩個方面,對于偽裝備黨來說,購入智能手表來促進科學運動真的需要謹慎,每天跑步完都要充電就夠讓你抓狂的了。
小編實測智能跑鞋
因為工作需要,小編每天都要坐足8小時,所以為了不整天都坐著,小編也是一個偶爾會去跑步的偽裝備黨,之前小編就因為好奇心加上其價格不算高(售價不到200元),沖動之下購入過一雙國內人氣挺高的智能跑鞋,這雙鞋子在右腳的鞋墊下面有留有一個放置智能芯片的凹槽,鞋子通過這塊芯片來和手機端的App做數據交互,實現記錄步數、運動軌跡、以及卡路里消耗等數據。
先不談跑鞋的腳感和跑步舒適性的問題,從實際的使用來看,小編認為這個智能芯片的存在感并不強,首先智能芯片要同時啟動計步和記錄運動軌跡的功能,必須將與之連接的手機也帶在身邊,如果不記錄運動軌跡,那倒是可以將手機放家里。
而如今不需要智能芯片配合,單靠手機客戶端也能計算步數、運動軌跡、卡路里的App也十分多,而且經過實測,小編購入這雙智能跑鞋在計算步數和總運動里程數據上和其他運動記錄相關的App相差不大,因此小編并不想在每次跑步都開啟兩個或者以上的App來輔助運動。
如果你跑步只想帶上買水需要的錢就行了,手機放家里,這智能跑鞋的確是可以幫助記錄到運動距離和步數,只是長期使用下來,這種與很多App有功能重疊的智能跑鞋會給人一種為了貼上智能標簽而強行加入智能芯片的感覺,且這種并不是從如何改善腳感、提高運動舒適度的角度去開發的一種智能穿戴產品。
純輔助運動的穿戴設備更專業
市面上也有不少傳統的生產運動穿戴裝備的廠家,而且有不少都是有針對性地去輔助運動的裝備,例如一些單純測試心率的手表,配上心率帶就可以實時測試運動中的心率狀況,設定心率區間還會進行有聲音提醒讓我們提高或者降低運動強度。
從筆者使用這款需搭配心率帶來測試心率的運動手表的實際情況來看,它也能記錄一次運動時間、監測實時心率,心率一旦掉出預設的區間值,便會有聲音提示,在控制運動強度方面的確顯得非常方便,而如今有些更高端的專業運動手表,已經能做到自帶GPS定位、監測天氣、測量氣壓值和海拔、根據多種運動模式去設置運動信息記錄等,功能十分強大。
從開發的方向去看,互聯網企業或者手機廠商做出來的智能穿戴產品,會偏向引領大家去感受智能生活,例如手環實現信息通知、記錄運動軌跡和監測睡眠狀況等,而專業運動穿戴設備生產廠商做出來的產品無疑是更加針對科學運動的角度去開發,純輔助運動的智能穿戴設備也會顯得更為專業。
總結:
如果你是一個理性的裝備黨,以輔助運動為出發點購買智能穿戴的相關產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小編還是建議你先去試試,或者身邊有朋友正在用某種你想購入的產品,也可以了解一下口碑,免得買了即后悔,后悔即轉手,轉手就虧本的情況發生。
當然,無論用不用輔助運動的智能穿戴裝備,平常經常去運動也是非常好的,科技的發展也必定會為我們帶來更多既能??嵊帜軒椭覀兛茖W運動的裝備,如果你想嘗鮮又按耐不住想購入智能穿戴裝備來促進科學運動,小編還是建議購買專業領域品牌的產品,這樣會靠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