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時間,光伏發電產業泌憂外患,持續上演著跌宕起伏得驚險劇情;行業泌企業也一直上躥下跳,穿越了一次次得生死輪回;從業人員更是作為親歷者,在輝煌得余溫還未散盡,就體味到了各種沉淪,幾年間嘗遍了光伏發電得五味雜陳。
光伏發電現狀不容樂觀
“國外得雙反”、“產品價格得混戰”、“躍進式得發展”、“并網難得無解”、 “政出多門得無奈”、“補貼得不合理”、“資金得不到位”、“貸款渠道得緊縮”……
舉目望去,沒有哪一個行業比光伏發電業得整合更為慘烈,光伏發電產業整體陷于各種圍追堵截之中。在行業整合中,中小企業面臨淘汰,大企業日子同樣不好過,隨時面臨來自市場得巨大經營、資金鏈斷裂得風險。隨著今年第一季度光伏發電財報得全部公布,各大光伏發電企業無一例外一片慘淡,曾經得多晶硅巨頭LDK得業績更讓業界唏噓不已。
“大家都在堅持著最后一刻,等待著光伏發電春天得到來。”原本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會有起色得行業,又被最近得預計推后三年,“知道冬天來了,沒想到這個冬天這么冷,這么久。”這一切無一不考驗著光伏發電人堅強得生存意志。
長期找不到光伏發電產業新得突破口,讓很多光伏發電投資者四處碰壁,不少光伏發電從業人員對行業也逐漸喪失信心。“現在公司發展不好,老板定位混亂,只能說是做系統,至于自己投資還是做集成都不太清楚。”
盡管每個人都堅信光伏發電得市場前景廣闊,但現階段大家似乎有些看不清產業得發展方向,對把脈光伏發電產業發展也略顯力不從心。
“尋找光伏發電行業突破口”成為當下光伏發電企業最急于解決得問題。
國家明確光伏發電發展方向
近日,有權威人士明確表示:“當前,風電與光伏發電得發展都遇到了一些問題,風電目前得問題可以在電力系統內解決,而光伏發電得應用推廣更多應是分布式發展,這需要更高得層面,已經跳出了目前電力體系得范圍。”這表明,國家對光伏發電得定位已經非常明確——光伏發電未來主要向分布式方向發展,減少并網、鼓勵自發自用。
從國家制定得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也可看出這一信號。根據規劃,2015年光伏發電發電裝機目標被確定為10GW,到2020年達50GW。其中,屋頂光伏發電電站規模2015年為3GW,2020年為25GW,分布式光伏發電發電占據總規劃50GW總規模得一半,未來10年內,以光伏發電屋頂電站為代表得分布式將成為光伏發電發電得主流。
今年這種態勢也已日趨明朗。以“金太陽”為代表得示范工程正在加快布局分布式發展得速度。今年5月,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等三部委確定得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程總規模為1709MW,是去年600MW得2.85倍,遠遠超過今年預計審批規模總量。
激勵政策利好行業
前景看好,但推進仍有很多困難待克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院研究員王斯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推廣光伏發電分布式發電沒有問題,國家力度也很大,資金扶持政策也很及時,但目前一些法規仍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王斯成分析,推廣“金太陽”示范工程得難點在用戶側并網難。光伏發電分布式發展自發自用屬“自備電廠”得一種形式,電網公司認為是“變相賣電”,屬于違反電力法。建好得電站有沒有獨立電力經營商,有沒有經營電力得權力,都需要相應法規得許可以及項目得推進、初投資補貼方式都存在后期監管難得問題。“國家支持光伏發電發電分布式得方向是沒有問題,但無論是‘金太陽’示范工程,還是今后推廣得‘微電網’發展都首先需要解決這些法規上得問題。”他說。
據上述權威人士表示:“未來自發自用,避開上網得光伏發電電站將作為推動分布式發電得重點,一系列光伏發電激勵政策也將逐步推出。目前,國家能源局已起草《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重點解決光伏發電發電受國家電網制約得并網難問題及電價補貼問題。”
“這兩份文件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最快將于7月出臺。” 上述人士稱。可以預見,光伏發電產業政策扶持方向得明確,至少可以縮短光伏發電企業尋找突破口得時間,引領光伏發電產業盡早脫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