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產品設計的主要考慮要點就是節能了。既節約又能合理利用電能的設計更應是產品設計的主要目標。同時,照明燈具發展到今天,發展方向逐步轉向低成本、自動化階段。先進今市場上的各種感應燈已基本實現自動控制功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紅外自動感應燈受到紅外發射角度的影響。無法在較大的范圍形成有效的感應空間。
單片機因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廉、靈活性好、易于開發與應用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生產過程控制、智能化儀器、儀表等領域。隨著照明用電量占總用電量比例的不斷增加,人們努力實現照明燈具的智能控制。單片機自然成了照明燈具實現智能化的首選器件。但有些設計都過于復雜,也忽視了教室馬路等用電量較大的場所為人照明的基本作用。所以,人是否存在的檢測也是至關重要的。實現大角度大范圍人存在與否的檢測可用微波傳感器實現。本文從節約和合理利用電能角度出發,設計一種智能感應燈。采用微波傳感器實現教室馬路等大范圍空間感應控制。利用單片機智能控制燈具點亮及持續時間。
1 智能感應燈設計的理論探究
1.1 各種感應燈的優缺點
市面上的各種感應燈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忽略了一個硬性的問題:HP燈具點亮的時間會受到各個方面的限制,顯得不夠靈活。如微波感應燈在硬件電路上點亮時間設置不夠靈活;電容感應式自動燈、觸摸式照明燈和紅外感應自動照明燈。有效感應距離或感應范圍較小:光控照明電路在沒有人的情況下無法及時熄滅等等。這些現象使得電能利用不夠合理。
1.2 主要困難及解決方案的提出
合理有效地利用電能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存在一定的困難。現將主要困難及可能解決方案在表1中列出。根據教室和馬路等大范圍空間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微波傳感器的大范圍感應空間和單片機的智能控制設計智能感應燈系統,實現電能的合理有效利用。
2 智能感應燈的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擬定采用方案2)實現教室和馬路等大范圍空間電能的合理有效利用。圖1為相應設計的感應燈系統工作示意圖。當周圍環境較亮時,切斷燈具電源供給,燈具處于熄滅狀態;而當周圍環境較暗時,判斷周圍是否有人,有人燈具被點亮,否則燈具處于熄滅狀態。根據工作示意圖,具體擬定如下設計思路:采用光敏電阻和微波傳感器采集亮度和有無人的信號,利用單片機智能控制燈具點亮和持續時間。此思路的實現分電路和程序設計兩部分,其中電路部分主要實現對環境的判斷,程序設計部分主要實現燈具點亮和持續時間的控制。
2.1 電路部分
如圖2所示,電路部分主要包含四個模塊,各模塊主要器件及參數和要實現的主要功能在表2中列出。
2.2 程序部分
電路部分的數據采集處理模塊是利用單片機智能地控制燈具狀態。預智能感應燈實現圖1所示的工作過程,單片機內程序設計按圖3所示的流程圖編寫。其中:軟件控制部分采用外部中斷進行判斷微波信號腭。燈具點亮時間的長短利用定時器控制。
3 實物檢測與結果評價
按上述分析思路設計并制作智能感應燈系統,實物及效果檢測如圖4所示。圖4(a)、(b)為實物圖,圖4(c)、(d)為效果檢測圖。
圖4(a)為實物整體外觀照片,為美觀而將電路板與燈具進行了包裝。側面的圓環及與之相連的小盒為微波傳感器,紅色的開關按鈕為總開關,電路板在其內部,圖4(b)~P為內部結構及主要部件照片。圖4(c)為環境較亮(照度大于10Lux)時接通燈具的情形,總開關已打開,微波傳感器已感應到人的存在(傳感器信號燈變亮,閃爍),但因環境足夠亮,燈泡仍然處于熄滅狀態。這樣才能合理控制燈的狀態,達到節能的效果。而圖4(d)顯示環境很暗(照度小于lOLux)時接通燈具的情形,微波傳感器感應到人的存在,光敏電阻也檢測出環境很暗,燈泡及時被點亮。同時,我們對制作的智能感應燈系統的主要性能參數進行了簡單測試。測試條件及結果在表3中給出。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我們的制作和測試比較簡單(重量和幾何參數都有很大的縮小空間,功率也可進一步減小),但從圖4(c)、(d)的效果檢測圖中仍然可充分顯示出其效果和我們節能設計的理念。從能量的合理利用方面既滿足人們的需要又節約能源。單片機的智能性和易用性實現了這個設計理念。
4 總結
本文就能源緊缺的今天,教室馬路等公共場所照明燈具電能的浪費和使用不合理現象,利用單片機和微波傳感器等設計并制作了智能感應燈。解決了大范圍空間感應問題,實現了電能的節約和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