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中國 約19.5GW光伏發電站將納補貼 中國財政部據傳已準備簽署并下發第六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之相關文件,當中預計將有19.5GW的光伏電站或系統獲得補貼。 發表于:9/5/2016 基于小波變換的電力線通信信號識別研究 在電力線數字通信信號識別研究中,針對電力線通信強噪聲干擾和識別器算法復雜的現狀,設計了一種算法簡單、計算量小的信號識別器。在輸入噪聲為背景噪聲的條件下,通過小波變換的方法提取電力線數字通信信號的特征值,由統計識別模式得到最優識別閾值,將閾值和信號的特征值進行比較,最終識別信號的調制類型。仿真結果表明,當信噪比為5 dB時,類間和類內的正確識別率分別達到93%和95%。 發表于:8/29/2016 能源互聯網如何發軔 突破配電網 能源互聯網作為一盤大棋,如何布局落子極為講究。而配電網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對整個棋局的走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方面,配電網在電力系統中并不占據核心地位,其改革方式可以大膽探索;另一方面,配電網作為用戶接入網,存量和增量巨大,相對割裂,建設、運行方式靈活,技術更新活躍,其商業模式創新值得期待,是能源互聯網發軔之處。 發表于:8/18/2016 中國“超級電容器”相關技術研究獲突破 在“十二五”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高性能化學儲能電池及示范電站關鍵技術研究”主題項目支持下,“高比能、低成本的新型超級電容器關鍵技術研究”、“長壽命錳酸鋰系儲能電池關鍵技術及示范”等課題均取得了重大進展,近期通過了技術驗收。 發表于:8/17/2016 一種高效同步boost電路 boost升壓電路在電子電路設計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文章提出一種新型同步boost電路,其結構簡單,性能突出。用Cadence軟件進行模擬仿真,系統頻率為100 kHz,3.3 V輸入,5 V/2.5 A輸出,效率達到95%。 發表于:8/12/2016 南極低溫環境下小型風光互補系統仿真研究 分析了南極低溫環境條件對小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影響,模擬南極昆侖站氣候條件,搭建了光伏電池和小型風機模型,進行了最大功率跟蹤(MPPT)策略仿真,仿真結果證明極地環境對小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有一定影響,驗證了風光互補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策略的正確性。針對南極昆侖站的氣象數據進行了風光互補系統容量匹配計算,結果表明小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能夠滿足負載需求。 發表于:7/29/2016 智能電網 如何牽引未來能源之路 如今,牽手“智能”一詞的行業和產品不絕如縷,這似乎彰顯了社會發展趨勢:未來的傳統行業以及產品將褪去舊的行頭,換上智能化的新裝,迎接下一個風口的到來。 發表于:7/27/2016 蓄電池內阻測試儀前置可選頻帶通濾波器設計 針對多頻點蓄電池內阻測試法雙低頻測試信號濾波問題,設計基于MAX267有源帶通濾波器芯片的可選頻4階切比雪夫帶通濾波器。通過改變基準輸入時鐘頻率信號,實現帶通濾波器通帶中心頻率的切換。詳細介紹了這種前置變頻帶通濾波器級聯方式、切比雪夫濾波器選型配置、可編程引腳Fn、Qn的配置方法、外圍級聯電路計算以及可變基準時鐘信號的產生方法。外圍電路十分精簡,各中心頻率通帶幅頻性能良好,滿足工程需求。 發表于:7/20/2016 智能電網與配網自動化工程建設 智能電網是一項集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技術、現代化設備及管理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通常習慣稱為電網自動化系統。智能電網建設的主要任務是重點推進智能化電氣設備裝備推廣應用,實現電網管理過程自動化、智能化,帶動電網設備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發表于:7/18/2016 “獨立雙核”能源轉換平臺推進光伏發電“市電化” 編者按:日前,ADI公司全球CEO宣布了全新的物聯網戰略,變身面向應用的系統級解決方案公司將成為公司為之奮斗的方向,緊接著ADI能源及隔離產品事業部總經理Ian Lawee馬不停蹄來到中國正式發布了面向光伏逆變器應用的顛覆性的電源轉換平臺,從而為光伏發電實現低成本高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這也是ADI公司物聯網戰略布局的具體實踐。 發表于:7/11/2016 第六屆中國國際智能電網展(德維斯智電展)成功舉辦 6月29-7月1日,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EEE標準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德維斯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智能電網建設及分布式能源展覽會(簡稱:德維斯智電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展會為期3天,吸引了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家企業參展,展會面積達到20,000平米,來自全國各省市電力公司、科研高校、生產企業等共計30000人參觀展覽,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電網展覽會。 發表于:7/5/2016 解析 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與儲能進展 “互聯網+”智慧能源(以下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具有設備智能、多能協同、信息對稱、供需分散、系統扁平、交易開放等主要特征。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理念、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正在推動能源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的興起。 發表于:6/30/2016 NI舉辦第十三屆“PXI 技術和應用論壇” NI(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NI)作為致力于為工程師和科學家提供解決方案來幫助他們應對全球最嚴峻工程挑戰的供應商,近日在上海舉辦了第十三屆“PXI 技術和應用論壇” (PXI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Conference,即 PXI TAC)。本次PXI TAC的主題為“更智能的系統-更智能的系統測試”,吸引了600余名行業領軍人物、技術專家和相關機構代表,共同分享最新、最全、最前沿的測試領域技術干貨,探討PXI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案例。 發表于:6/24/2016 應對新標準燃煤電廠環保現狀及污染物協同控制策略 介紹了上海火電環保現狀和對區域霧霾的貢獻率。闡述了上海火電裝機容量成倍增長但煙氣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的控制方法。針對環保新標準,探討了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的措施,提出了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建議。 發表于:6/22/2016 大數據在電力系統通信中的應用 電力通信網是電力系統的專用支撐網,電力通信網本身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管理水平決定了其對電網業務的支撐能力,是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能否真正實現并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關鍵。通過對電網通信的現狀進行分析,論證了開展大數據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資源實體、支撐能力、管理提升、系統提升、數據可視化五個應用方向。舉例說明了如何針對電網通信的需求進行“按需選法”將大數據成果與實踐相結合,分析了電網通信在應用大數據后,如何實現通信網的支撐能力提升和電網業務可靠性提升,如何通過數據價值為電網企業創造效益。 發表于:6/22/2016 ?…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