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清能德創李星霖:機器人要突破一定要走定制化路線 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制約了機器人產業化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政策利好和資本涌入,一大批企業開始涉足工業機器人用伺服系統行業領域,并快速崛起。 發表于:3/31/2017 超經典!工程師嵌入式Linux自學筆記及體會 - 全文 針對初學嵌入式的廣大朋友們,以下是我在初學接觸嵌入式的過程中整理處的一些資料信息,希望能為大家有所幫助。 發表于:3/31/2017 資深工程師FPGA設計經驗精華匯總 從大學時代第一次接觸FPGA至今已有10多年的時間。至今記得當初第一次在EDA實驗平臺上完成數字秒表,搶答器,密碼鎖等實驗時,那個興奮勁。當時由于沒有接觸到HDL硬件描述語言,設計都是在MAX+plus II原理圖環境下用74系列邏輯器件搭建起來的。后來讀研究生,工作陸陸續續也用過Quartus II,Foundation,ISE,Libero,并且學習了verilogHDL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也慢慢體會到verilog的妙用,原來一小段語言就能完成復雜的原理圖設計,而且語言的移植性可操作性比原理圖設計強很多。 發表于:3/31/2017 DTU產品在橋隧監測系統中的應用 橋梁的應變監測系統中主要的部分就是橋梁應力信號的采集控制,通過對橋梁結構的應力監測系統特點進行詳細分析基礎上,,將FPGA嵌入式技術和無線網絡技術相結合,橋梁應力采集模塊實現橋梁應力數據采集以及A/D轉換,應力數據經串口到GPRS DTU,然后轉換為TCP/IP數據包,使用GPRSDTU通過GPRS 網絡傳送至Internet再發送數據到遠端的Web服務器,從而實現橋梁應力數據的實時遠程檢測監控。 發表于:3/31/2017 高性能慣性檢測解決方案助力自主式機器應用 無論是在制造業、農業、物流業、能源業、汽車業還是無人機行業,機械自動化都有望顯著提高資源效率、設備精度和安全性。為實現這些效益,關鍵是找出合適的檢測技術以增強對設備狀況相關情境的了解,使得設備的地點或位置成為有價值的輸入。對此,通過指出精確地點或維持精準定位,精密慣性傳感器有望發揮巨大作用。在某些應用中,運動是一個重要因素,若將其位置信息和傳感器情境信息相關聯,將產生意義重大的價值。 發表于:3/31/2017 東芝加緊退出多國核電業務 共同社報道,隨著持續巨虧的東芝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WH)申請破產,除美國之外東芝還將加緊撤出在印度、中國、英國等國的核電業務。能否盡快出售手中持有的西屋及英國核電子公司的股份將成為當前的焦點。 發表于:3/31/2017 大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亟待全國范圍大力推廣 “我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已居世界領先地位,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在四川白馬已經得到成功應用,研發成果應該在全國推廣,國外市場也應該努力開拓。”在12月17日至18日中國電力科技網主辦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3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專家組組長馬懷新表示。 發表于:3/30/2017 基礎前瞻項目“量子技術提升電力系統通信安全可行性”通過驗收 德國亥姆霍茲柏林材料與能源中心(HZB)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研究人員聯合組成的科研小組,成功研發出一種價格低廉的利用太陽能進行電解水制氫的方法,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發表于:3/30/2017 我國光熱發電達國際先進水平 市場前景廣闊 國家能源局日前在北京對常州龍騰太陽能熱電設備有限公司完成的“槽式太陽能集熱系統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鑒定,認為相關技術產品和集成技術在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中已經具備規模化應用能力。 發表于:3/30/2017 辟謠:家里電費瘋漲是因為智能電表? 近日,國家能源局批準發布了《智能電能表功能規范》等8項智能電能表標準,進一步推動我國智能電能表技術發展,提升智能電能表安全防護、防竊電、抗強磁干擾等技術水平,為智能電網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發表于:3/29/2017 腦洞大開:玻璃窗也能發電? 這項新興技術是將一部分透射光分散在玻璃窗上,被納米粒子(半導體量子點)吸收,然后重新發射出肉眼看不見的紅外波長,再被傳導到窗戶邊框上的太陽能電池上。 發表于:3/29/2017 如何布置無人值守變電站? 電力行業無人值守機房無線監控系統主要是對機房設備的運行狀態、設備運行的環境動力狀態等進行實時監控并記錄歷史數據,實現對電力機房遠程遙控管理功能,使電力行業機房監控達到無人或少人值守,為機房的高效管理和安全運營提供有力的保證。 發表于:3/29/2017 新漢與固高在重慶推無人化生產線 重慶新固興科技有限公司在永川鳳凰湖工業園正式揭牌,該公司由新漢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與固高科技共同成立,雙方將通過在技術、產品、制造、銷售與在地服務等資源整合,在渝推進無人化生產線建設。 發表于:3/29/2017 國內為什么沒有大規模應用工業機器人? 這一兩年產業升級以及自動化,也就是國家提出的“兩化”——信息化和自動化,這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中央層面高度重視,已經在開始著手頂層設計,既然是頂層設計,那么當然國家是大力支持和扶持的,也在對很多進行自動化改造升級的企業進行補貼,尤其是工業機器人這一塊。 發表于:3/29/2017 我國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與發達國家差距 強烈的反差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詳解下我國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與發達國家差距,借以共勉,否則這一問題遲早會成為 “中國制造”走向全球的“阿克琉斯之踵”! 發表于:3/29/2017 ?…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