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勒索軟件攻擊切斷半個美國的燃油管道 上周末,勒索軟件攻擊導致美國最大的成品油管道——Colonial Pipeline的運營被中斷。 發表于:7/31/2021 國有資本股權占比近50%,長揚科技完成E輪戰略融資 2021年4月,長揚科技完成E輪戰略融資,首批E1輪資金1.75億元已于5月初到位。本輪融資由海淀國資委國新融智基金領投,深創投、基石基金、BV百度風投、京西文創基金、豐基資本、上海鼎璋跟投,在國有資本的持續加持下,此次融資全部完成后,長揚科技股東中的國有資本股權比例已近50%,成為一家國資監管下、市場化運作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據悉,本輪融資公司將主要用于核心技術創新、專業人才儲備及培養等方面,致力于持續打造可信、可控、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 發表于:7/31/2021 拒保!保險巨頭安盛(AXA)停止勒索軟件贖金保險業務 近日,全球保險業巨頭安盛公司(AXA)周四宣布將暫停向法國客戶提供勒索軟件贖金賠付服務的政策,這也是保險行業首次終止勒索軟件賠付業務。 發表于:7/31/2021 微軟開源人工智能安全測試工具:Counterfit 根據Adversa的最新研究,人工智能行業還沒有做好防御黑客對AI系統攻擊的準備。 發表于:7/31/2021 英特爾、AMD CPU再曝高危漏洞,數十億計算機受影響 五月伊始,全球信息產業就接連響起一級警報,5月4日,戴爾公司披露其上億臺電腦的固件升級驅動中存在一個長達12年的漏洞(已修復)。5月6日,英特爾、AMD等處理器巨頭的處理器芯片再次發現新的高危漏洞。 發表于:7/31/2021 高通芯片高危漏洞影響全球40%手機 近日,高通公司的移動調制解調器MSM芯片(包括最新的支持5G的版本)中發現了一個高危安全漏洞(CVE-2020-11292),攻擊者可以利用該漏洞獲取手機用戶的短信、通話記錄、監聽對話甚至遠程解鎖SIM卡!更可怕的是,該漏洞的利用無法被常規系統安全功能檢測到。 發表于:7/31/2021 特斯拉被黑客無人機入侵 如今,一輛汽車包含多達150個電子控制單元和大約1億行軟件代碼,是戰斗機的四倍,而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汽車的代碼量有望在10年內再增長兩倍。毫無疑問,隨著汽車的數字化,留給黑客的攻擊面也迅速擴大,這將帶來重大的網絡安全風險,從而威脅到車輛安全、消費者的隱私甚至生命。 發表于:7/31/2021 MITRE ATT&CK第九版發布 近日,Mitre公司發布了ATT&CK對抗策略和技術知識庫的第九個版本,并新增了針對容器技術的ATT&CK矩陣。 發表于:7/31/2021 2021年DDoS攻擊兩大趨勢 2021年僅過去四個月,云服務商Akamai已經經受了6大DDoS攻擊中的3種,平臺上的一家公司在同一天遭受了兩種DDoS攻擊,攻擊者的目標是勒索金錢。 發表于:7/31/2021 勒索軟件一季度報告:只有8%的贖金換回了數據 根據Sophos最新發布的2021勒索軟件報告,勒索軟件攻擊的平均總恢復成本在一年內翻了一番以上。 發表于:7/31/2021 數據安全的三大變革與四大挑戰 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基于數據的開放與開發推動了跨組織、跨行業、跨地域的協作與創新,催生出各類全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全面激活了人類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數據的應用逐步成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發表于:7/31/2021 美國軍方手里還有“互聯網的另一半”? 近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離開白宮之前,美國國防部偷偷將1.75億個休眠IP地址的控制權轉移給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佛羅里達州公司,這使互聯網專家感到困惑和不安。 發表于:7/31/2021 工信部召開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企業宣貫部署會 7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京召開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宣貫部署會,面向主要互聯網平臺企業進行政策解讀和宣貫部署。趙志國局長主持會議并做動員部署。 發表于:7/31/2021 ISC 2021 | 360政企安全集團發布“零信任解決方案”,共建零信任生態體系 作為第九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 2021)重點論壇之一,主題為“重構6A,再鑄信任”的零信任6A論壇,在“企業邊界正在瓦解,基于邊界的安全防護體系正在失效”這一大背景下,圍繞數字化時代網絡安全建設,就如何厘清行業現狀,探尋零信任發展的最新脈搏,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行業共識,通過生態合作推動產業進一步快速繁榮發展,匯聚了各類安全行業大咖展開深刻探討。論壇上,作為數字經濟的守護者,360政企安全集團正式發布了360“零信任解決方案”,并倡議共建安全大數據支持下的零信任生態體系。 發表于:7/31/2021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1年度第一批網絡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 在電商平臺上,用戶評價往往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參考因素。也正因如此,一些不良賣家為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獲取更多交易機會,尋找“刷手”進行虛假交易,以不正當方式提高商品銷量、用戶好評度和店鋪信譽。 發表于:7/31/2021 ?…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