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正式發布 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原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球的6G領域的思想領袖、技術先鋒和產業領軍人物齊聚金陵,共同探討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生態的發展藍圖。10日下午,大會正式發布《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6G Near-field Technologies White Paper 2.0)。該白皮書在2024年4月發布的業界首部近場技術白皮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更新升級,旨在深度推進近場技術研究與標準化探討,為3GPP即將于2025年6月啟動的6G標準化研究項目提供重要參考。 最新資訊 北京:適時探索 6G 應用發展方向 北京:適時探索 6G 應用發展方向,到 2027 年底全面實現 5G 規模化應用 發表于:4/11/2025 中國移動:計劃建超大規模算力工廠 研究10萬卡智算中心 4月10日消息,在今天2025中國移動云智算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做了演講。 他表示,中國移動的可調度算力資源已經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未來還將在算力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云智算。 發表于:4/11/2025 GSMA預計到2030年移動技術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將達2萬億美元 GSMA 于北京舉行 GSMA Post-MWC 思享匯,匯聚產業領袖, 分享 MWC 最新洞察。活動同期,GSMA 發布了《中國移動經濟發展 2025》報告。報告預測, 到 2030 年,移動技術與數字化轉型將為中國經濟貢獻 2 萬億美元,約占中國 GDP 總量的 8.3%。5G 及其生態系統將全面惠及中國經濟千行百業,其中,制造業在 2 萬億美元的貢獻更 將高達 40%。 發表于:4/11/2025 2024年全球無線專網市場表現超預期 增長逾40%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ro Group的最新報告,2024年無線專網RAN市場收入表現超出預期,同比增長超40%。 發表于:4/9/2025 工信部:完善5G標準體系,推進5G-A和6G標準研究 主要目標:圍繞健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制定行業標準1800項以上,組建5個以上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標準化技術組織。 發表于:4/9/2025 6G技術標準化與商用化邁出關鍵一步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6G技術與產業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北京移動)與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創新成果——全國首個"雙頻通感立體網絡"。這是通信感知一體化(通感一體)這一6G關鍵核心技術從理論走向規模化組網的重要里程碑,是6G標準化與商用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 發表于:4/9/2025 英飛凌宣布收購Marvell的汽車以太網業務 【2025年4月8日, 德國新比貝格訊】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通過收購Marvell Technology的汽車以太網業務正加速建立其在軟件定義汽車領域的系統能力,從而補充并擴展其業界領先的微控制器(MCU)業務。英飛凌與Marvell Technology(NASDAQ代碼:MRVL)已簽署最終交易協議,交易價格為25億美元現金。 發表于:4/9/2025 工信部確定168個萬兆光網試點入圍項目 4月7日消息(九九)為有序推進我國萬兆光網試點應用,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廳通信函〔2025〕3號)要求,經各單位自主申報、地方擇優推薦、專家評估審查等環節,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了168個萬兆光網試點入圍項目。 發表于:4/8/2025 我國三大運營商實現全球首次GSMA OpenGateway三網能力對接 4月4日消息,近日,中國電信聯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基于GSMA OpenGateway國際統一接口標準,成功實現5G QoD(按需質量保障)三網能力的技術對接與平臺互通。 發表于:4/7/2025 我國成功發射天平三號A星02星 4 月 3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天,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平三號 A 星 02 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地面雷達設備標校和 RCS 測量,為地面光學設備成像試驗和低軌空間環境探測監視試驗提供支持,為大氣空間環境測量和軌道預報模型修正提供服務。 發表于:4/3/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