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消息,中國電信集團韋樂平在2010年中國光通信發展與競爭力論壇上作了《光網絡的發展趨勢》報告。報告中特別有提到100Gbps市場的發展,現有關媒體整理如下:
100G需求將在2012年后成主導
三網融合下的網絡流量增速飛快,100Gbps的市場需求也隨之產生。據初步估算,未來5年我國干線流量年增長率依然高達60-70%,40G將難以應付長遠。隨著干線網架構扁平化,40G市場窗口和規模將壓縮,100Gbit/s需求將在2012年后逐漸主導。
另外從標準制定方面來看,40G標準已經比較混亂,寄希望于100G,業界一致的傾向性意見是采用DP-QPSK調制格式。100G技術從性價比方面來看光處理與40G相當,但電復雜,不過貢獻小。從光纜性能來看關鍵決定因素不是信號的傳輸比特率,而是信號的符號波特率。而DP-QPSK的符號率僅25Gbaud,按二進制40Git/s傳輸合格的光纜也應該能滿足這種碼型下的100Git/s傳輸,這些兼容性都將促進100G技術的發展。
100Gbps的技術挑戰及對策
100Gbps技術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但也同樣面臨著挑戰。來自技術方面的挑戰有:要在現有10Gbps基礎架構上容納100Gbps系統,為此要求OSNR、PMD容限、頻譜效率改進10倍,同時CD容限必須改進100倍才有可能。當然也有技術對策,一是采用相干DP-QPSK碼可以使OSNR比普通幅度調制的10G改進6dB,但離10倍的改進要求還有距離。二是采用軟判決前向糾錯(SDFEC),可進一步改進2-3dB,達到8-9dB,非常接近10G的要求。再加上PMD和CD代價還可以減少1-2dB。綜合采用上述三項措施使得總的10dB改進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另外100Gbps也面臨成本挑戰,按照歷史經驗,必須使傳輸每個比特的成本下降大約30-40%,才有可能規模應用。那么我們如何應對呢?首先可以通過電集成,將ADC、DSP、FEC等集成在單個芯片上,省掉多Tbit/s總線互連;采用EDC替代光的CD/PMD補償;采用SDFEC減少乃至消除電再生器。還可以進行光集成,在發送側和接收側都可以實現單個光集成組件,從而減少分離元件,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就是標準化推進,OIF在推進統一調制格式、模塊尺寸管腳、電接口、發送和接收集成光模塊方面的標準化,有利于形成產業鏈,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