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消息,近日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公開表示稱,奧迪絕不拿用戶練手。
李鳳剛以消費級芯片和車規級芯片的安全余量舉例稱,“汽車在高速行駛中一旦發生問題,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費級芯片的缺陷率允許達到500PPM(即每100萬件中允許有500件出現故障),而車規級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萬分之一”。
隨后,汽車該不該用消費級芯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的表示支持這樣做,也有人強烈反對。
一般來說,車規級芯片需要通過AEC-Q系列、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的認定。
其中,AEC-Q系列認證是車規級芯片的基本門檻,雖然不是強制性的認證制度,但目前已成為公認的車規元器件的通用測試標準。
ISO 26262標準則是汽車供應鏈廠商的準入“門票”,為汽車電子電氣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與功能安全相關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提供指導。
某主機廠研發人員接受采訪時透露:“除了AEC-Q系列等認證,目前部分芯片企業和整車企業還會對車規級芯片進行更為嚴格的ASIL等級評估,共有A、B、C、D四個等級,其中ASIL D是安全保障的最嚴苛等級,比如安全氣囊、防抱死制動系統、動力轉向系統都要求必須達到ASIL D等級。”
相較車規級芯片的高標準、嚴要求,消費級芯片的準入門檻要低得多?!澳壳跋M級芯片還沒有強制的安全認證要求?!鄙鲜瞿承酒髽I研發人員告訴記者,消費級芯片主要以性能與成本優先(成本能比車規芯片便宜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缺陷率允許≤500 DPPM。
“從安全性等方面綜合考慮,消費級芯片的確不如車規級芯片。”上述某芯片企業研發人員認為,應用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等領域的關鍵芯片,必須采用車規級芯片,以確保車輛安全。
從當前來看,目前在汽車上使用消費級芯片的車企中,僅有特斯拉旗下車型因芯片過熱實施過大面積的召回,其他采用消費級芯片的產品可靠性還有待驗證。
“消費級芯片‘上車’或許可以稱之為一種替代車規級芯片的方案,但安全、標準問題都需要解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