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官網公布的 2023 年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集成電路進口數量 4795.6 億顆,同比減少 10.8%;金額為 24590.7 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 10.6%。
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 2023 年進口 4529.6 億件,同比減少 23.8%;金額為 1658.1 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 13.7%。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集成電路和半導體設備進口疲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中國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銷售疲軟等因素影響,其二是中國企業也在努力提高本土芯片產量,以減少對進口芯片的依賴。
盡管我國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實現量產尚需時日,但在政府的積極推動和相關政策扶持下,正逐漸建立更具彈性的芯片供應鏈,已促使本地制造商積極提高成熟節點的產能。這些芯片用于汽車和家電等設備,不受美國當前限制措施的影響。
公開信息顯示,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和聯芯國際在擴大生產方面最為積極,重點關注驅動集成電路、CIS / ISP 和功率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特種工藝。
IT之家援引集邦咨詢 TrendForce 預測,到 2027 年,中國成熟工藝產能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將從 2023 年的 31% 增至 39%,如果設備采購進展順利,還將有進一步增長的潛力。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