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22年8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16.98億戶,超過移動電話用戶16.78億戶,我國正式進入“物超人”時代,我國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物超人”是我國物聯網發展中一個里程碑事件,物聯網具有規模經濟的特點,在規模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應用的創新。
“物超人”后,我國移動物聯網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2年12月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達到18.45億,較8月底“物超人”時刻又新增了超過1.47億,2022年全年移動物聯網凈增數4.47億,增速近32%。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占全球70%,移動物聯網連接中,應用于公共服務、車聯網、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領域的規模較大,分別達4.96億、3.75億、2.5億和1.92億。
在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透露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8萬億元,同比增長8%,而其中互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2.4%,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1個百分點,成為電信業務重要增長極,其中物聯網收入增長24.7%。
2015年,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首次突破1億,而此后僅僅6年時間就突破了18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2%。過去6年,國內經歷了NB-IoT、Cat.1的大規模發展,以及2G/3G持續減頻退網的過程,并與5G協同,形成低、中、高速率物聯網的網絡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的快速增長。
“智能物聯”指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為牽引,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創新能力;“場景賦能”注重圍繞豐富應用場景,依托產品平臺實現核心技術的智能應用。
其要義在于通過制造技術與數字技術結合,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向特定應用場景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優質的解決方案,全面形成以半導體顯示器件為基石,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差異化優勢的物聯網業務能力。
京東方AIoT技術體系以物聯網細分領域的需求為導向,以共性核心技術和客制化應用開發構建了“軟硬融合-智能物聯-場景賦能”三級矩陣式結構,形成了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再到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全價值鏈技術創新核心能力體系。
“場景賦能”以真實場景需求為導向,賦予京東方透過場景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為技術創新提供持續動力。
“軟硬融合”與“智能物聯”等核心技術,則為產品和業務發展提供保障。細分場景應用、AIoT技術平臺、軟硬融合智慧端口三者互為依托,相互優化,并推動與重點客戶協同開發,價值共創,助力京東方物聯網轉型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
四川省物聯網產業將按照“加強引導,培育主體;加強應用,產業同步;加強創新,引領發展;加強整合,提高效益”的思路,在“十三五”期間,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著重突破智能傳感器、智能終端、物聯網大數據處理與管理、物聯網安全等領域關鍵技術,形成1000項以上重要研究成果;加強產學研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批創新載體,包括重點實驗室,產業研究院,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工程中心等。力爭到2020年,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物聯網產業集群,培育10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物聯網企業和20家物聯網上市公司。
此外,四川將在重點行業加強物聯網應用,著力培育物聯網服務業。在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慧農業、交通物流、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環保、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家居等10個應用領域建設應用示范工程,應用示范的水平和規模國內領先,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力爭培育50家年收入超10億元的物聯網集成應用企業,制定50項以上國家和行業標準。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