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IP設計巨頭Arm公司突然宣布一則重磅消息:決定將汽車與物聯網業務分開,調整為汽車、客戶、基礎設施和物聯網四大業務線!
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表示,公司在汽車和物聯網市場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目前仍在一個業務部門下,已是時候分拆成兩個業務部門。在將汽車和物聯網業務分拆之后,Arm就將擁有四大業務線,另外兩個是客戶端業務與基礎設施業務。
筆者注意到,就在近日,Rene Haas在一篇名為《變革驅動創新》的署名文章中提到:
“我們身處的產業倘若有件事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調適與變革。以個人來說,我深信變革帶來的效益:變革可以驅動全新的構想、挑戰現況,并促成有趣且新穎的工作方式。對于像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我們要在不斷演進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同時有個龐大的生態系仰賴著我們提供全世界需要的基礎運算技術,因此變革對于我們能否成功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保持敏捷并持續發展,對我來說,這意味我們必須更大膽、更快速、而且要加速創新的步伐。這種發展需要多元的思維、觀點、技能與人才。
為此,我們已針對各事業部的組織架構進行更新。首先,我們在車用與物聯網市場都已取得重大進展,然而這兩者到目前為止都還隸屬于同一個事業部。由于它們目前都已各自發展為龐大且獨立的業務,因此讓兩者各自運作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我們的事業部將發展為四個部門:車用、終端產品、基礎設施與物聯網。”
Rene Haas還提到,為了順應這個調整,各個事業部的最高主管也將輪調到新的崗位。
據悉,Dipti Vachani將以資深副總裁暨車用事業部總經理的身份,帶領Arm在車用市場持續成長。過去三年來,Dipti領軍車用與物聯網事業部,獲得相當優異的進展;隨著物聯網成為獨立的事業部,她將專注于車用市場的發展。
Paul Williamson將從原本由他帶領的終端產品事業部,轉調為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負責帶領物聯網事業部。在加入終端產品事業部之前,Paul曾在Arm負責安全系統、物聯網及無線通訊的業務,并在藍牙技術發展初期,投身于連網裝置的研究,為消費性電子產品、醫療產業與工業市場研發創新的產品。
Chris Bergey過去在促成業界采用Neoverse平臺的關鍵階段負責帶領基礎設施事業部,他將轉任為資深副總裁暨終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在這個新角色中,Chris將發揮他之前在博通(Broadcom)行動暨無線通訊部門長期累積的豐厚經驗。
Mohamed Awad曾在物聯網事業扮演關鍵角色,他將加入Arm的執行委員會,并以資深副總裁暨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身份,帶領基礎設施團隊。在專注于物聯網業務前,Mohamed曾是基礎設施事業部的領導團隊成員之一,并為Arm Neoverse產品系列帶動相當關鍵的成長力道。
Rene Haas表示:“五年前,我們根據細分市場進行組織架構的策略性調整,隨后我們在這些事業部都取得非凡的成長,證實了這個策略奏效,展望未來,我們仍將聚焦在這些應用市場的持續成長。針對這群極為優秀的領導團隊進行崗位輪調,我們將看到新的觀點、新的側重點與成長機會,同時在Arm成長歷程的關鍵節點上,能為公司奠定更加成功的基礎。隨著Arm的技術與架構正持續定義著運算的未來,我也期待他們能在新的職務上取得成功。”
Arm:計算平臺將推動下一輪技術革命
筆者注意到,根據此前Arm公司公布的2021財年的財務業績來看,公司2021年營收為27億美元,同比增長35%;調整后的EBITDA同比大增68%至10億美元,調整后的EBITDA利潤率為37%。
該公司2021財年授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1%至11.3億美元,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斷擴大的產品組合和Arm靈活接入等新的商業模式為更多的客戶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和方式來許可Arm技術。
其中,版稅收入為15.4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主要得益于5G智能手機的持續強勁增長、更多的ADA和IVI芯片進入汽車領域以及32位微控制器的價格上漲。
該公司2021年使用Arm技術的芯片出貨量為292億片,其中第四季度接近80億片。
ReneHaas表示,得益于電氣化和汽車計算能力的提高,相關業務的收入在去年翻了一番以上:“我們的計算平臺將推動下一輪技術革命,跨越云計算、汽車和自動系統、物聯網、元界等領域。當我們展望建立在Arm基礎上的未來時,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繼續實現我們的業務戰略,通過進一步投資于我們的路線圖和工程人才,為合作伙伴提供他們所需的解決方案,并與我們的生態系統一起重新定義計算的未來。”
上市前夕,Arm與高通“斗法”
據筆者了解,Arm專門從事基于RISC技術芯片設計開發,作為知識產權供應商,本身不直接從事芯片生產,靠轉讓設計許可由合作公司生產各具特色的芯片,世界各大半導體生產商從Arm公司購買其設計的ARM微處理器核,根據各自不同的應用領域,加入適當的外圍電路,從而形成自己的ARM微處理器芯片進入市場。
眼下,Arm正在為IPO做準備。但就在上市前夕,又傳出它與另一家芯片巨頭高通對薄公堂的消息。
外媒報道稱,今年8月份,Arm對高通與旗下子公司Nuvia發起訴訟,表示這兩家企業違反授權協議,并侵犯了Arm的商標,要求被告履行合約義務,并銷毀某些Nuvia的設計。
據悉,Nuvia是高通去年以14億美元收購的初創公司,該公司設計基于Arm技術的芯片。而買下Nuvia的高通,則有機會成為Arm的競爭對手。也許正因如此,才有了此次法律糾紛。
眾所周知,Arm不直接生產或銷售芯片,而是將所發展的IP技術授權給各家企業,由企業自行打造所需的芯片。
高通在去年1月以14億美元買下的芯片設計創業公司Nuvia后,持續使用Nuvia所取得的Arm授權開發產品,即便是在Arm在今年3月1日終止了Nuvia的授權許可之后,高通依然不斷對外宣稱自Nuvia轉移至高通的產品將加入廣大的Arm生態系統統中。
而在Arm看來,盡管Nuvia在2019年取得了Nvidia的知識產權授權,可根據Arm架構來設計定制化的處理器核心,并變更Arm的原有設計,該授權也包含Nuvia可在基于Arm的產品上使用Arm商標,但Nuvia并沒有轉讓該授權的權限。
Arm表示,高通在2018年以前也曾向該公司取得授權,以開發數據中心服務器專用的服務器,但失敗了,且一直到去年初,高通的未來產品規劃皆無定制化處理器,高通顯示是想借由購買Nuvia的定制化芯片來補足該缺口,只是并未取得Arm的同意。另一方面,高通首席執行官Cristiano Amon去年也曾對外表示,高通準備在今年起就會對外銷售來自于Nuvia的筆記本芯片,可能會對Arm造成負面影響,但倘若未來Arm能再開發出優于高通的CPU,那么高通也可以選擇再向Arm取得授權。
總之,Arm要求高通應銷毀Nuvia的某些設計,同時提供補償給Arm。由于高通為Arm的主要客戶之一,與高通翻臉對Arm并無太大的好處,且在備受期待的IPO前夕出現起訴其大客戶的舉止,實屬冒險。但由于爭議在于如何分享其技術的新市場收入,Arm或許別無選擇,只好訴諸法庭。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