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北京冬奧會“冰雪之約”讓無數觀眾感受到了8K超清視頻的真正含義,這是一場史上最為“清晰”的冬奧會,在5G和8K視頻的協同作用之下,現場的一切纖毫畢現,甚至連運動員的冰刀劃過冰面飛躍起的細碎冰花都看的一清二楚,8K超清時代真的來了。
近幾年來,隨著成像和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8K視頻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了。高通公司在2020年推出的驍龍865手機處理器上,就已經實現對8K視頻拍攝的支持。甚至可以再往前追溯,2019年努比亞Z20搭載了驍龍855 Plus,成為了全球首款支持8K視頻拍攝錄制的智能手機。只不過那時候受限于智能手機內存和網絡等條件限制,8K視頻并沒有合適的土壤大規模應用,4K視頻還是主流,所以,高通也并未過多的強調8K這個明顯超前的功能。
目前我國的5G網絡部署,不論是從基站數量還是入網用戶來看,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基于我國完備的5G網絡帶來的傳輸優勢,8K視頻的前景一片大好,甚至在現階段媒體行業的轉播直播工作中,“5G+8K”的黃金組合已經逐漸成為“標配”。在這樣的大趨勢之下,高通在5G和8K視頻領域的前沿技術,或將助力我們實現深度的社會生活變革。
數字經濟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5G技術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正加速推動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建設開通5G基站185.4萬個,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縣城城區和92%的鄉鎮鎮區。5G發展已經從大規模網絡建設向加快應用推廣轉變,5G應用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正開啟“從1到N”的飛躍。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在會上表示,“5G﹢”已經從消費互聯網拓展到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更廣闊的領域,“加”出了數字經濟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新天地,形成了“一業帶百業”的新局面。
5G應用正加速向工業、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拓展,典型應用案例超過兩萬個,在礦山、港口等領域已實現規模化應用。據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介紹,在5G和物聯網的支撐下,截至今年8月初,我國已經有982處智能化采集工作面,全國煤礦安全智能檢測網已經形成,3000多處煤礦安全生產態勢都集中匯集在了北京。
隨著5G商用進程的加快,5G將進一步為各行各業賦能,形成跨行業融合的5G大生態,進一步變革生產方式,改善百姓生活,并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應構建全鏈條的產業生態,從局部試點到成熟推廣,從少數行業向更多行業拓展,逐步打造百萬級、千萬級乃至上億級的5G連接應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表示。
AI也對5G網絡的性能產生了直接影響。雖然手機變得越來越智能,但智能手機的核心算法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沒有改變。因此,5G系統比預期使用更多的功率,并實現更低的數據速率。使用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AI算法可降低功耗,并提高性能。AI還被用于解決與蜂窩信號可用RF頻率有關的問題,以緩解帶寬過度擁擠。
低延遲也使5G網絡成為受益于更快響應時間的應用程序的理想選擇,例如依賴AI運行的實時視頻。在5G系統中使用AI/ML還可以推動主動網絡響應,創建動態蜂窩集群,使用學習數據來提高延遲、效率和可靠性。
雖然5G技術被證明是實時應用的理想選擇,但仍然存在阻礙5G應用的障礙。5G有不同的版本,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性能特征。運營商仍在建設塔、發電站、數據中心、傳感器和基礎設施,以使每個人都能使用5G,但完成5G基礎設施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與此同時,企業家們正在介入解決5G網絡帶來的復雜問題。在投資者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創新者正在創建易于使用的AI解決方案,以利用現有的5G基礎設施。無代碼AI/ML開發工具的增長將降低5G創新者的進入門檻,并賦予新一類AI用戶權力。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