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個性化通信服務專家Plume的第一份半年度PlumeIQ智能家居市場報告的調查結果揭示了有關智能家居行業增長的全面情報,包括連接設備和家庭網絡的流行度、滲透率和使用率的變化。
該報告分析了Plume Cloud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管理的4100萬戶家庭的匿名和匯總數據,比較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和2022年1月至6月期間的數據。
這些數據反映了消費者的不懈采用在家庭中使用智能和物聯網設備,每戶設備數量增加10%,數據消耗增加11%——為通信服務提供商(CSP)提供了在增加收入的同時進行創新的機會。
消費者對物聯網和智能家居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并沒有放緩的跡象:在全球范圍內,目前每戶家庭的平均聯網設備數量為17.1,比2021年上半年的15.5增長了10%。最大的變化在于在歐洲,Plume家庭的平均設備數量從15.4增加到17.4,增長了13%。
設備數量和類型的主要增長:自大流行以來,智能家居設備的銷售有所上升。智能手機仍然是Plume供電家庭中最受歡迎的設備,所有地點的每個家庭平均擁有超過6個智能手機,包括允許訪問網絡的“訪客”設備。迄今為止,美國以Plume為基礎的家庭擁有最高的聯網設備普及率,平均每戶20.2臺。
數據消耗量正在上升,但健身自行車并未增加:Plume驅動的家庭中的設備數量增加了多達10%,Plume的整個Plume云數據消耗量呈上升趨勢(11%)。然而,數據消耗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健身自行車——下降了23%,這可能反映了隨著人們回到辦公室、戶外鍛煉或在健身房適應大流行后世界,消費者行為發生了變化。
提起芯片,我們就會不自覺的想起高端芯片,第一反應就是3nm、7nm等先進制程,其實芯片市場中也有大量的低端芯片需求,比如28nm甚至45nm芯片。智能家居更是帶動了低端芯片的發展。
智能家居所需要的芯片首先要實現低價。這是因為供應商對芯片有非常大的需求,所以很大的一個訴求就是能夠降低成本。
其次就是耐用和可靠,要實現可靠性,成熟制程的芯片更可靠。在這方面家電領域對芯片的功耗、發熱和占用面積上并沒有手機、平板那么苛刻,相比較來說,更關注可靠性和耐用度。
曾有人指出,國內28nm工藝的芯片可以滿足大陸所需要芯片的七成。想必這也是中芯國際斥資建成新芯片工廠的原因。相比而言,對于成熟工藝的芯片需求更高。
2017年以來,格力、康佳、美的這些傳統家電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半導體相關部門,開始自己研發芯片。2021年,美的開始量產MCU控制芯片,未來還將布局IoT芯片、電源芯片等領域;這些家電企業都進行了自主研發投產。可以看出供應商們正在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逐漸開始向全產業鏈延伸。為了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他們還對產品進行多元化。
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勢頭,而且大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
進入到2014年以來,各大廠商已開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盡管從產業來看,還沒有特別成功、特別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案例顯現,這預示著行業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但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介入和參與已使得外界意識到,智能家居未來已不可逆轉,千家認為,智能家居企業如何發展自身優勢和其他領域的資源整合,成為企業乃至行業的“站穩”要素。
目前來看,智能家居經過兩年多產業磨合,已正處爆發前夜。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合作企業已普遍進入到出成果時刻,智能家居新品將會層出不窮,業內涌現的新案例也會越來越多。誰能最終勝出,大家作種種分析,但最終結果,也許只有到時才知。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