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商業航天產業正在經歷高速發展。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自2015年以來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21年年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預計2024年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達23,382億元。
截至2020年底,已注冊商業航天相關企業161家,其中衛星制造相關企業48家、衛星發射服務相關企業81家、衛星應用相關企業32家,全年行業融資金額達到103.69億元。
商業航天高速發展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2014 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提出 “鼓勵民營企業 、民營資本參與國家空間技術基礎建設 ”,標志著中國航天產業正式開啟高速發展的商業化新時代。
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提出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開發。
2020年,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意味著“十四五”期間商業航天的政策支持有望加大。
2021年,《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
在十四五的規劃背景下,國家對商業航天的政策支持導向愈發明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行政區都出臺了大量政策和支持意見。政策助力、科技發展、企業壯大、資本加持,逐漸型成良性循環。
各省都在積極尋找商業航天產業的落地方式
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湖南、海南、安徽、浙江等地都在2021年至2022年陸續出臺了針對商業航天的具體支持措施,商業航天產業也都在其中摸索著合適的落地方式。
從各省級行政區“十四五”規劃中對航天產業的政策定位來看,基本可以分為定位為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鏈上游省份和定位于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鏈中、下游省份兩類。
前者一般擁有較好的傳統航天產業基礎,而且經濟實力較強,所以往往還會往產業鏈下游的服務業延伸;后者則較多聚焦于本省產業結構,將衛星應用(如北斗)作為重要的輔助手段,為本省經濟發展有關領域的轉型升級賦能。
為了幫助從業者和資本更清晰高效地了解商業航天的相關機會,我們特別整理了全國各地針對航天和北斗相關產業的具體扶持政策,基本涵蓋了目前所能查到的所有相關記錄,列表如下:
(圖源:電子技術應用)
(圖源:電子技術應用)
(圖源:電子技術應用)
共包含24個相關省市,共計87篇政策原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我們免費獲取--
參考文章--
[1]彭小波,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階段和未來,《衛星與網絡》雜志【碰撞】欄目,2022.07.20.
[2]趙鵬, 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北大縱橫 ,2022.06.09.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