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動力電池的電力驅動,使電動汽車得以擺脫對化石燃料的必然依賴。而電的來源途徑則是多元化的,除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外,還有太陽能、風能、核能等等諸多新能源發電途徑。所以可以認為,電動汽車解決了燃油車所面臨的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性、不可持續性的問題。
然而這只是單純從能源可持續性的角度來看。地球上任何礦物資源的儲量都是有限的,就拿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來說,其所用到的鋰、鎳、鈷、錳、鐵等的金屬礦產資源都是有限的。
隨著電動汽車產量的不斷增長,對相關礦產資源的消耗也會不斷增長。也就是說,如果電動汽車一直造下去,儲量相對較少的金屬礦將很快就會面臨枯竭的境地。
這個該如何解決呢?研發新的替代技術?可能總有一些礦產資源是無法避開的,又該怎么辦?礦藏有限、但又必須用得到,那就只能從廢舊產品中將各類資源回收,然后重復利用了,這就是資源回收利用、循環利用的必要性和意義。當然,廢舊物品的回收利用同時還要平衡好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環境保護。
根據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一篇新的科學文章,電動汽車電池的回收可以更容易、更便宜、更環保,該文章概述了優化的回收過程。該研究發表在《廢物管理》雜志上,由該領域的一些世界頂尖專家進行,代表著邁向未來電動汽車社會的重要一步。
隨著電動汽車(EV) 使用量的增加,電動汽車電池及其生產中使用的關鍵原材料的回收和回收過程正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研究領域。目前引起很多興趣的一種方法是將熱預處理和濕法冶金相結合,其中使用水化學來回收金屬。幾家公司正在開發將使用這種組合的系統,但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公司在其工藝中使用的溫度和時間差異很大,因此非常需要進行比較研究來確定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最佳熱處理和濕法冶金工藝。
新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是濕法冶金過程可以在室溫下進行。這是以前從未測試過的東西,但可以通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和降低電池回收成本的形式產生重大好處。
研究人員調查了不同的步驟——熱預處理和濕法冶金——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對兩種不同的熱預處理方法(焚燒或熱解)進行了重要比較。后者不含氧氣,被認為更環保,研究人員確定這會產生最好的結果。
如果電動汽車電池的回收量要達到未來所需的數量,就必須從根本上降低成本。
并且對于固體廢物的處理要遵循三化原則,即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減量化就是要采取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最大限度地合理開發資源和能源,是治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首先要求和措施。
資源化是指對已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回收加工、循環利用或其他再利用等,使廢物經過綜合利用后直接變成為產品或轉化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實現資源化,不但減輕了固廢的危害,還可以減少浪費,獲得經濟效益。
無害化是指對已產生但又無法或暫時無法進行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進行對環境無害或低危害的安全處理、處置,還包括盡可能地減少其種類、降低危險廢物的有害濃度,減輕和消除其危險特征等,以此防止、減少或減輕固體廢物的危害。
可以認為,做好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廢物回收、資源循環利用是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只有電動汽車的資源循環利用環節做好做實了,才能實現電動汽車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