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長一段時間里,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巨頭壟斷國內存儲器市場,如今國產存儲芯片開始崛起。
8月5日,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了注冊制下創業板“存儲第一股”。
而背后站著的,是一對來自江西的姐弟二人。
作者 | 方文
圖片來源 | 網 絡
江波龍IPO市值達400億
公司首日收盤報99.00元,漲幅77.83%,總市值408.74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江波龍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7.21億元、72.76億元、97.49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30.54%;
凈利潤分別1.27億元、2.76億元以及10.13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82.42%。
從產品來看,江波龍已經形成了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盤(SSD)、移動存儲及內存條四大產品線,擁有行業類存儲品牌 FORESEE 和國際高端消費類存儲品牌 Lexar(雷克沙)。
其中,公司超九成產品為NAND Flash,而嵌入式存儲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占比營收接近50%。
據招股書披露,江波龍上市募資主要投資于江波龍中山存儲產業園二期建設項目、企業級及工規級存儲器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這將為公司更好把握市場機會、搶占行業戰略制高點奠定基礎,并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加快構建自主存儲產業生態圈。
背后站著一對江西雙胞胎姐弟
上世紀90年代,深圳崛起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分銷交易市場和集散地,電子廠遍地開花。
當時,高中畢業的蔡華波只身南下深圳闖蕩,進入當時的深圳市海洋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業務員,開始接觸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分立元器件。
兩年后,蔡華波在哥哥鼓勵下開始做半導體貿易,并找來了姐姐蔡麗江。
蔡麗江是蔡華波的雙胞胎姐姐,二人同在1976 年出生。
從江西華聯外貿學院畢業后,蔡麗江也來到了深圳,在深圳一家公司擔任設計工程師。
1999年,蔡華波和蔡麗江正式成立了江波龍,這個名字取自蔡華波和姐姐蔡麗江的名字,以及出生屬龍的組合。
2002年,江波龍購買了一批昂貴的存儲產品,沒有注意到這批AND Flash與NAND Flash存在著很大技術差異。
由于AND Flash讀寫速度慢并且沒有主控芯片支持,賣家又拒絕退貨,便只能想辦法把這批貨物做成產品。
于是當時找到了香港一家公司定制USB控制器芯片,組建技術團隊來設計軟件固件,開發出了全球第一個基于AND-NAND型閃存的U盤產品。
而此時蘋果iPod大量采用NAND閃存替換微硬盤,導致市場上的閃存嚴重缺貨。
而江波龍這款替代產品成了香餑餑,很快吸引不少客戶,不僅清倉積貨,還扭虧為盈。
此后,江波龍從存儲貿易轉型,做起了存儲器的貼牌代工。
在2010年前后,中國國產智能手機崛起之時,江波龍又主攻嵌入式存儲芯片eMMC;
公司也逐漸形成了全面的固件算法自主開發能力、集成封裝設計能力和存儲芯片測試能力。
通過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實施戰略架構調整,培育出行業類存儲品牌FORESEE。
江波龍在2017年收購了全球領先閃存品牌Lexar,獲得了核心的存儲芯片技術,融合Lexar之后,公司的存儲卡閃存盤業務都闖入了全球前三。
根據閃存市場(CFM)發布的2020年eMMC嵌入式存儲市場份額排名,公司eMMC產品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七名。
根據Omdia(IHSMarkit)數據,2021年1-9月,Lexar存儲卡全球市場份額位列第二名、Lexar閃存盤(U盤)全球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名。
高中學歷,融資克制
與大多數名校出身的A股創始人不同,江波龍創始人蔡華波僅有高中學歷。
江波龍公司一直專注于半導體存儲產品,在很多半導體企業大舉擴張和整合時,而江波龍則顯得克制。
作為一家營收近百億的企業,江波龍在資本市場上一直都較為低調。僅在2018年、2019年官宣過兩輪融資。
其中,A+輪融資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作為領投方,斥資6億元,以140元/股的高價入股,持有公司6.93%的股份,位列江波龍第二大股東。
而其他外部投資人,還包括大基金、元禾璞華、中芯聚源、深圳展想(傳音)等行業知名實業投資機構。
招股說明書顯示,蔡華波與蔡麗江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兩人合計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66.33%的股份。
其中,蔡華波直接持股比例為43.68%是公司的控股股東。
加大研發投入,實施架構調整
江波龍先后設立了華南、上海兩大研發中心,組建了一支人數占比過半的技術研發團隊。
以此形成了固件算法開發、存儲芯片測試、集成封裝設計、存儲產品定制等核心競爭力。截至2021年12月31日,江波龍擁有技術研發人員800人,占總人數的53.94%。
在核心技術突破的基礎上,江波龍打造出了包括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盤、移動存儲和內存條在內的四大產品線。
其中,在嵌入式存儲領域,公司已完成UFS3.1產品的開發工作;在固態硬盤領域,公司重點布局企業級固態硬盤研發,包括大容量PCIe固態硬盤和SATA固態硬盤。
2022年,全球芯片短缺形勢依舊嚴峻,而江波龍擁有車規級芯片設計工藝,其車規級eMMC產品已通過行業標準體系AEC-Q100驗證,可實現在低至-40℃、高至+105℃的溫域范圍內作業,江波龍估值也一度站上1800億。
江波龍在主要的存儲器產品類型上都有布局,而從全球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產業規模來看,根據 WSTS 統計,2021年存儲器規模達到了1538億美元,占比一直穩定在三分之一左右。
賽道不錯,但追趕競爭激烈
不過,現階段,整個存儲器市場是高度集中的,市場份額基本被頭部幾家企業瓜分,三星電子、美光科技、海力士、鎧俠、西部數據,而國內的長江存儲、合肥長鑫一直在追趕中。
江波龍主要是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產品方案后,開發存儲芯片固件,匹配存儲晶圓并定制主控芯片等主輔料,委托專業的封裝測試企業按照公司設計的封裝測試方案進行封裝測試。
簡單來說,就是江波龍既不生產存儲晶圓,也不生產主控芯片,均需從外采購;本身做的主要是固件。
存儲晶圓在存儲器的成本中占比較高,而江波龍的存儲晶圓均是從大企業手中采購,那自然比存儲晶圓廠更容易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毛利率的波動加大。
而現階段,由于下游需求的放緩,存儲晶圓價格已經開始由2021年的高點開始回落,這樣一來,江波龍 2022年業績必然會受到考驗。
結尾:未來的2-3年很有可能是最佳并購潮
眼下,各個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已經陸續登上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增強。
而一級市場的初創公司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更有經營不善的公司面臨倒閉的情況。
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機會應該來自并購重組,而不是扶持一批批獨立IPO的小苗子。
部分資料參考:來覓數據:《江波龍:有大基金加持,緣何還遭棄購?》,天天IPO:《姐弟干出一個芯片IPO,市值400億》,新財富:《高中畢業,他46歲收獲一個360億IPO》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