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問題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圍的高度關注。我國的新能源發展面臨著核心技術缺乏、汽車市場培育滯后、產業盲目擴張等矛盾,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并不是風和日麗,新能源產業是近年來各國致力發展的新興產業,由于其特殊的行業特性導致不能單純通過市場的力量來進行資源的配置和調節,從技術研發到新能源生產全過程,汽車發展需要國家財政在資金上進行再分配和調節。而其主要手段是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全球新能源行業整合加快,跨國并購增多,國際競爭加劇。隨著新能源產業技術的逐步成熟和需求的增長,全球新能源產業技術擴散加快。例如光伏產業,歐美國家雖仍具有技術優勢,但除在薄膜電池和硅材料制備方面處于壟斷地位之外,行業的大多數技術已進入開放狀態。技術擴散帶動了新能源產業的國際化發展,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加入到新能源產業鏈中,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方面,競爭加劇,產業鏈各環節成本和利潤水平大幅降低,新能源產業整合的力度加快。另一方面,為跨國并購提供了機遇,新能源產業逐漸成為跨國并購的熱點領域。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發展新能源將會是未來的趨勢。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加重和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環保節能相關行業得到各國重視,發展綠色能源在全球范圍內已達成共識。新能源關系著全世界人民的命運和未來發展,同時也是我國所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之一,對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新能源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基本是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就看誰的支持力度大。隨著人類對新能源產業的認識不斷加深,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完善,它必將由補充能源逐步提升為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乃至主導能源,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因為背后推動它的,不是幾個企業、不是幾個國家,不是一般的力量,而是以新能源產業革命為標志的人類生態文明進步的巨大力量。隨著新能源“暴利時代”的結束,技術進步的步伐必將大大加快,成本和價位還會有大幅降低。
國內能源行業的主要矛盾發生根本性轉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轉化在能源領域里也有充分的體現。之前我國能源領域主要矛盾是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同能源供給不足的矛盾,即能源供給安全的問題。經過多年建設,我國能源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再加上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全局性供求緊張的矛盾基本消除。進入新時代后,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建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社會對能源需求不僅要求量的滿足,還要求能源利用更加清潔、低碳化,即對能源供給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時代我國能源行業的主要矛盾將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能源內部供給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轉化為新能源行業發展提供機遇,未來一段時期將是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加速期。
當今全球日益重視新能源的發展,只有實現新能源產業的規模化和市場化,才有可能使汽車企業的成本降到具有競爭力的水平,進而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礎。由于新能源產品價格較高,加之受消費習慣的影響,人們往往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不旺,使產品的銷售受到影響。所以,有必要提高公眾對新能源的認識,大力宣傳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知識,讓公眾了解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有助于公眾對新能源產品的關注,增強其購買新能源產品的意愿,并采取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居民使用新能源及其產品。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