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移動網絡質量檢測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5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和上行接入速率分別為334.98Mbps和70.21 Mbps;全國4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和上行接入速率分別為39.02Mbps和21.63 Mbps。
在國內各電信運營企業的比對中,5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領先的是中國移動,上行接入速率領先的是中國電信;4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領先的是中國聯通,上行接入速率領先的是中國電信。在5G建設加速進行的同時,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產業界早已開始布局5.5G。5G-Advanced是5G演進技術,作為5G的升級版,在業界也被稱為5.5G。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表示,5G持續演進以及在應用上融合創新,給各行各業的革命性變化帶來了更多可能。與此同時,無論是消費者應用還是行業數字化業務,都對5G的網絡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未來5G增強技術研發和應用發展的步伐將明顯加快。
“經過一年的努力,運營商、設備商聯合產業伙伴對5G-Advanced的應用場景、能力需求以及關鍵技術方向已經形成了共識,將以R18為基礎構筑5G-Advanced卓越網絡?!甭剮煺f。
6月6日,中國移動攜手華為等66家產業伙伴共同發布了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產業樣板及《5G-Advanced新能力與產業發展白皮書》,標志著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推進5G-Advanced邁入產業構建階段。
“5G商用3年,已提升了全社會的數字化水平。產業提前布局、堅定產品創新、適度超前建設是我國5G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面向5.5G,我們將通過技術驗證、系統驗證和商用驗證的有序推進,逐步實現從5G到5.5G的持續領先?!比A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甘斌說。
甘斌認為,5G對數智社會的構建至關重要。應延續5G成功經驗,堅持高質量發展,實現從5G到5.5G持續的商用領先。一方面,5G網絡需要持續做廣做深,讓“泛在千兆”的體驗滲透到城市每個角落,延伸至廣袤的農村,賦能鄉村振興;另一方面,在5G已實現“泛在千兆”和“百億聯接”能力的基礎上,5.5G將具備“泛在萬兆”和“千億聯接”能力,支撐全產業鏈聯合創新和全社會數智化升級。
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表示,布局5.5G產業要圍繞下一個中頻超大帶寬頻譜構建端到端產業生態,為5.5G商用部署奠定堅實的基礎;圍繞多天線、大帶寬等方向持續創新,實現“泛在萬兆”和“千億聯接”的產業愿景目標。
5G將以每秒千兆位的速度查看數據傳輸速度。1Gbps代表每秒數十億比特,在此之前建立在4G和Kbps(每秒數千比特)的Mbps(每秒數百萬比特)之上。因此,1Gbps相當于1,000Mbps,而5G將是第一次在移動設備上實現這種快速數據下載。
下載速度
5G網絡也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10GB,目前4G LET的速度最高僅能達到75Mbps,5G網絡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5G可同時為成千上萬的用戶提供每秒幾十兆比特的數據速率,同一個辦公樓數十名工作者提供至少1千兆比特/秒的數據速率。
這有點模糊,但跡象很有希望。據估計,下載速度比4G快1000倍,可能超過10Gbps,這使您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下載整個高清電影。一些估計更為保守,但即便是最保守的也比4G快幾十倍。
上傳速度
到目前為止,上傳速度的估計比5G下載速度的估計更加模糊,但大家一致認為,您將能夠以每秒許多千兆位上傳數據,可能高達10Gbps。
確切的上傳速度當然會與下載速度掛鉤,無論下載速度如何,上傳速度都會慢一些,下載速度不會超過下載速度的一半。
延遲時間
延遲是網絡響應請求所需的時間,例如,您可能嘗試播放歌曲或視頻或加載網站。它必須在它開始加載之前做出響應,這可能導致輕微但可察覺的延遲,并且對于在線游戲尤其成問題,因為每個輸入都有新的響應時間。
在3G上,這些響應時間通常約為120毫秒,在4G上,它們不到一半,大約在15到60毫秒之間。該理論認為,5G響應時間將降至僅1毫秒,這將是完全不可察覺的。
這將有助于我們現在使用數據的所有內容,但不僅僅是新的移動數據使用所必需的,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它需要立即響應輸入和情況變化。
10Gbps在全面商用時被廣泛認為是對5G的現實期望,但早期服務從一開始就不太可能實現這樣的速度。即使網絡能夠支持這樣的速度,我們都需要兼容的高端智能手機才能開發它們。
然而,即使1Gbps是5G早期的常態,考慮到迄今為止在試驗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正在開發的設備,這完全是可能的 , 這仍然是對4G甚至大多數家庭的重大改進寬帶服務。此外,與4G不同,數據傳輸速率對于整個下載應該是穩定的,其中峰值傳輸速率在下載期間很少持續。實際上,我們應該很快開始看到2-3Gbps范圍內的速率。
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已經陸續有5G信號覆蓋。以北京為例,5G覆蓋了四環以內的大部分區域,但是五環之外的地方還沒有覆蓋,像香山、十三陵、長城、雁棲湖等遠郊地區目前還沒有5G信號。
5G手機在找不到5G信號的時候,會自動降為4G,并不影響手機的正常使用。同時,購買5G手機的用戶也不需要更換手機號碼,可以正常使用原來的號碼。
眼下,各大運營商正在努力讓5G信號覆蓋更多的區域。
中國移動北京公司5G工作辦公室副總經理 周欣:北京五環內,郊區、縣城我們已經完成了3600個基站的建設,比如說金融街、CBD、東直門以及北京郵電大學等等,基本形成了連續覆蓋,后期還會進一步加強城區和郊區縣城以及一些產業園區的整體建設。
中國移動公司曾對外宣布,預計在2019年底,在國內建成五萬個5G基站。能夠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但是能否開通5G信號,具體還要看今年年底測試的結果。
目前,也有很多消費者關心5G的套餐費用問題。國內三大通訊運營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公布過關于5G套餐的資費情況?,F在購買5G手機的用戶可以在不換卡、不換號、不換套餐的情況下使用5G流量包,直到2019年九月底。
中國5G信號輻射不超過40微瓦 不到世界標準的十分之一
每當談到運營商不斷建設的基站,一個讓人聽之色變的說法就是:基站有輻射等等。有部分地區的小區業主甚至阻撓通訊基站的建設,剪斷運營商的通訊電纜。
北京市東二環附近的東直門美惠大廈樓頂有一個5G基站。中國移動的工程師先拿電磁輻射檢測儀測試了現場環境的瞬時電磁輻射值,屏幕上顯示為每平方厘米2微瓦。
將5G手機放在電磁輻射檢測儀旁邊,顯示數據為每平方厘米20到30微瓦不等,低于國家不超過40微瓦的強制標準。而國際非電離輻射委員會給出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厘米450微瓦。
根據5G基站施工方中國鐵塔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國貿CBD區域,覆蓋了近70多個5G基站,密度很大,如此密集的 5G 基站會不會有疊加輻射的效果呢?記者在現場進行了測試,結果每平方厘米都沒有超過40微瓦。這樣的數值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是它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方少波:其實5G,包括4G、3G這些基站發射出來的一些電磁波還是在通訊波段,它和我們說的高能的電磁輻射或者叫電離輻射相差非常遠,它們之間還隔著太赫茲、微波、可見光、紫外、X射線好多的波段,這樣的基站本身從物理上來說,它的輻射并不會對我們人體和生物體造成一定損傷或者影響。
如果把4G比作2車道的高度公路,那么5G就相當于10車道的高速公路。眼下,為了能讓5G這條網絡高速公路盡快走進每個人的生活,5G基站的建設在不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