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石,已經融入到了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數據中心是算力的物理承載,其服務器中的核心算力芯片有CPU、GPU、FPGA、ASIC等,主要以英特爾和AMD等國外廠家為主。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數據中心產業的發展,如出臺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新型數據中心的政策文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在政策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數據中心行業邁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增速階段,CDCC統計研究分析,2020年底全國數據中心機柜總數達到約315.91萬架,到了2021年10月,全國累計數據中心機柜總數達到415.06萬架,年度增長率達31.39%。
巨大的市場增速,令無數國產芯片廠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華為海思、飛騰、海光、景嘉微、壁仞科技、兆芯等國產廠商近年來紛紛在數據中心賽道的各芯片領域進行了布局,國產芯片替代攻勢洶洶。那么問題來了:
1. 目前服務器市場的概況是怎樣的?
2. 需要用到芯片的情況是怎樣的?
3. 未來有哪些發展趨勢?
日前,在芯智庫組織的,主題為“‘東數西算’背景下,芯片行業的新機會”的【相約芯期二】系列沙龍活動上,嘉賓們圍繞上述問題展開了詳細討論。
在本次沙龍中,產業鏈上下游的各位大咖們針對“‘東數西算’背景下,芯片行業的新機會”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并在不同領域內,對部分嘉賓的疑問進行了專業、深度的解答,芯智庫整理了部分討論內容,供大家參考:
國內服務器領域,對國內芯片有怎樣的策略?
“從國產化芯片整體的產業發展來說,2017年之后較為發展迅速,近兩三年的發展速度還在加快,但在一些工藝節點上,國產化芯片還是有一些落后,這會導致功耗加大,部分應用性能受限。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需要復雜算法支撐的部分,目前還是比較困難的。
從國內整機廠商的角度來看,有政策等原動力在驅動這個行業的發展,因此首先要做的是要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當然最重要的是技術指標和成本。我認為國內整機廠商也會一直關注到國產化半導體的發展,但從技術驅動上來講,肯定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服務器市場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我們非常看好在‘東數西算’背景下,國產服務器需求的持續提升。因為服務器是整個數字經濟下的基石,因為數字經濟離不開計算,計算則離不開服務器本身,而CPU、內存、硬盤等等約占整個服務器硬件成本的80%。目前X86是市場的主流,核心玩家是英特爾和AMD,但在國產領域,包括海光、鯤鵬等都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自己調研下來,服務器目前還是以雙路為主。
第二,我想分享下整個服務器市場需求的展望,其實中國目前在全球國際市場中已經有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行業地位,而且它的增速是持續領先的。剛才我們也提到了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將服務器拆解來看,它核心的零部件如CPU、硬盤、內存等約占到硬件的80%,因此產業鏈里的機會,我認為是離不開CPU、硬盤、內存三個大件的。”
在“東數西算”項目中,如何平衡投資和整個產業發展?
“通過近期和資本方的接觸,得知這次疫情、俄烏戰爭等因素,海外的資本對我們國內的投資差不多是180度的調頭,很多美股上市的企業也逐步在退市,投資了數據中心的海外資本方,他們的股價跌的也非常嚴重,這會導致他們的撤資行為,造成我們行業的投資方向開始發生變化,過去數據中心行業的投資主要以外資為主,但以后再去找外資可能會很難。
目前來說,東數西算的大方向,我們數據中心研究下來看,大互聯網用戶(包括云計算)的占比約75%,其余25%主要是銀行、政府等客戶。很多一線城市,數據中心是過剩的,因此企業的能力尤為重要,即使拿到批文,客戶還要看你是否有能力建下去,所以產業會趨于兩個方向,第一是市場會留下頭部企業,第二是外資逐漸變為內資。”
數據中心里,服務器的用戶使用情況是怎樣的?
“我了解到的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目前他們的服務器基本上還是以AMD和英特爾為主,關于國產這快,最近有一個新聞要求政府采購國產臺式電腦,可能會讓國內的臺式電腦的相關產業慢慢做起來,但它是需要過程的,因為目前我們國產的芯片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服務器的話,目前來說采購國產的占比還是較小,云廠商、大的互聯網公司用的基本上都是以進口的為主。”
投資公司如何看待數據中心賽道?
“整個服務器或者說數據中心這個賽道一直是大芯片的特別大的賽道,很多投資機構都比較關注,但在國內市場上,短期來看,進入到消費、公有云的市場,純芯片廠商是比較難的,因為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特別好的生態。至于什么時候有能力去做這種公有云的服務,我覺得對國內公司來說,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