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消息,在河南鄭州市政府宣布封城一周后,鄭州航空港區將繼續實施現有防控措施,富士康鄭州廠區將維持封閉生產狀態。
(圖源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周二下午發布“73 號通告”,宣布 5 月 4 日零時至 10 日 24 時全城封控,在主城區(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區、惠濟區、鄭東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展開全員 PCR,5月4日、5日、6日每日進行1次核酸檢測。市民群眾按照所在街道、社區安排,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分時段參加核酸檢測,檢測完畢立即返回居住場所。后續核酸檢測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另行通知。對24小時內不進行核酸檢測的賦黃碼。
指揮部表示,將加強出入管理,全市人員非必要不離鄭,確需離鄭的,健康碼綠碼,持有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紙質版、電子版均可)、所在單位(學校)證明或居住地所屬社區證明。市域外人員非必要不入鄭,確需入鄭的,須查驗“兩碼一證”,即健康碼、行程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鄭后立即進行1次核酸檢測,并遵守我市疫情防控規定,重點地區入鄭人員管理和服務措施不變。
富士康“搶人”暫停,蘋果生產計劃告吹
對此,富士康在周三回應稱,“我們的園區保持生產計劃不變,將繼續維持閉環生產狀態。”該園區指的是該公司位于鄭州的工業園。
資料顯示,富士康鄭州航空港廠區是蘋果iPhone最大組裝地點,是富士康組裝蘋果產品的主力廠區。
值得注意的是,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透露,目前蘋果旗下新一代iPhone的準備工作正有序進行中,iPhone 14系列目前已經開始小范圍試產。
郭明錤表示,如果國內疫情得到緩解,那么富士康鄭州iPhone產能上來的話,蘋果14的發布就基本不會延期,同時供貨情況也不會受到影響。
而富士康似乎也為此早就做了充足準備,已經來到高速路口“搶人”。
4 月 30 日,鄭州富士康 iDPBG 事業群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自 5 月 2 日起,鄭州富士康 iDPBG 事業群合伙人火熱開招,返費模式最高 8500 元。求職者在職不少于 90 天且有效出勤滿 55 天,可以領到 8000 元獎金,推薦人可領取 500 元獎金。
5 月 2 日,鄭州富士康 iDPBG 事業群還表示,iDPBG 首次在高速口建立接駁點,進行“點對點”招募。鄭州富士康 iDPBG 事業群稱,疫情期間,在各級政府的指揮部署下,公司全體同仁嚴守防疫政策,落實防控措施,取得階段性防疫成果。為滿足招募需求,保障企業生產穩步進行,招募全流程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嚴防輸入,在保障防疫安全基礎上,有序進行人力招募。iDPBG 高速口接駁點“點對點”招募服務將按計劃持續進行。
不過,由于這次鄭州突發疫情,此次鄭州富士康招聘員工計劃已經暫停。此前曾報名的員工,也不能進入廠區工作。預計在本月 10 日恢復招聘。
合晶鄭州廠已閉環生產2周
同樣受到這次疫情影響的還有硅晶圓廠商合晶科技,目前,合晶鄭州廠閉環生產模式已經持續兩周,該園區主要供貨旗下子公司上海晶盟晶圓,晶盟目前仍有庫存,加上交貨時程也沒有太大落差,所以這次疫情對公司營運影響不大。
河南鄭州爆發新一波本土疫情,官方 3 日晚間突然宣布,從 4 日零時起至 10 日 24 時,全市實施為期一周的封控管制,期間“足不出區、嚴禁聚集”。
對此,合晶指出,將配合當地政府規定,近兩周已實施閉環生產,人員非必要不能進出,鄭州廠主要供應上海晶盟晶圓,生產正常,物流也沒有太大影響。
合晶表示,上海廠已逐步復工,且還有庫存,就算鄭州廠出貨稍微延遲,也不會對整體營收造成太大影響;至于上海廠受封控影響的產能,5、6 月將趕工生產出貨。
小鵬鄭州工廠或受影響
此外,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在鄭州的工廠也有可能受到這次疫情影響。
據了解,2017年9月29日晚間,海馬汽車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與小鵬汽車簽署了《小鵬品牌汽車合作制造框架協議》,雙方合作研發、生產、銷售小鵬新能源汽車,初步確定協議生產車型的產能為5萬輛/年,協議的有效期自簽訂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一年后,由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聯合投資30億元的鄭州小鵬海馬智能制造基地建成投產,一期建設年產能達到15萬輛。
如今鄭州疫情再次爆發,該工廠或許會因此而暫停生產,小鵬汽車的生產和銷售也將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疫情爆發的時候,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微博發文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好消息是目前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門正在盡全力協調,并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鄭州半導體企業情況統計
一直以來,鄭州對于電子信息產業建設不遺余力,筆者注意到,在近期公布的《2022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2022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主要聚焦創新驅動能力提升、新基建、新型城鎮化、重大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七大領域,共1794個項目,總投資約4.8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超1.3萬億元。
針對半導體相關項目整理發現,其中不乏位于河南鄭州的多起半導體項目,覆蓋IC設計、IC封測、IC制造等環節,涉及光電、傳感器、工業物聯網等領域:
從《2022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業不難發現鄭州對于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視程度。據了解,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鄭州的“一號”產業,現有超過300家企業,形成了智能終端、信息安全、智能傳感器、智能家電等產業鏈,除了當地最大的工廠富士康以外,格力、海爾、漢威、信大捷安等行業龍頭企業均在鄭州有所布局。
另一方面,鄭州智能手機產量約占全國七分之一,智能終端、網絡安全、互聯網和傳感器產品增長迅速。客車銷量約占全球七分之一,速凍食品占全國60%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及整備制造產業也是鄭州的一張“名片”,上汽、宇通、東方日產等汽車企業均以鄭州為主要的生產基地,整車汽車產能超過了200萬輛。
在去年,河南省遭遇千年一遇的雨勢時,就曾有多家電子產業大廠因為暴雨影響蒙受損失。近幾年,以鄭州為首的河南省半導體產業不斷發展,在芯片國產化過程中不斷突圍。河南現已成為我國排名第五位的經濟大省,尤其是鄭州被認為是中原交通樞紐、“中部崛起”戰略的核心。
此次疫情讓鄭州再度按下“暫停鍵”,究竟會給鄭州電子產業帶來哪些影響,目前還無法完全統計,而現在要做的除了努力防控以外,還要積極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停工停產影響。
周邊重鎮疫情同樣嚴峻
鄭州作為北方第三城,其周邊不乏北京、上海、南京、濟南等經濟重鎮。以北京、上海兩大電子產業重鎮來看,北京方面:5月4日0時至24時,新增42例本土確診病例和8例無癥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治愈出院20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日,五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北京因疫情原因臨時封閉部分地鐵站,同時百余條公交線路停運繞行,不少居住在廣渠門、雙井、百子灣一帶的居民選擇騎自行車上班。這也讓一條“大量北京市民今早騎行上班”的內容沖上了熱搜。
上海方面,據上海衛健委微信公眾號最新消息,5月4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1例和無癥狀感染者4390例,其中185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歸,75例確診病例和4357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眾所周知,上海疫情對周邊地區的產業鏈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是集成電路、新能源上下游遇到挑戰。隨著近期上海復工復產的有序展開,周邊產業鏈相關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趨穩定。此外,長三角地區多地的集成電路、新能源科創板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持續保證生產經營穩定,保障供應鏈平穩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