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終于正式開啟交付了。比原計劃整整推遲了8個月,從2020年年初開建至今,用時超過2年。期間特斯拉德國工廠計劃一再推遲、生變。惹得馬斯克公開吐槽,在德國辦事太麻煩。在中國不到1年就能辦到的事情,到了德國怎么就推進的這么慢?
特斯拉位于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終于開啟正式投產交付,首批交付30輛Model Y。馬斯克親自到場,見證特斯拉從此在歐洲市場,進入本土化生產的時刻。但這個時刻,馬斯克等得太久了。在此之前,特斯拉柏林工廠每次出現在公眾眼前,關鍵詞永遠只有一個:推遲,推遲,還是推遲。根據特斯拉的計劃,德國工廠設計產能為60萬輛/年,今年產能將達到15萬輛,負責特斯拉在歐洲的本土生產任務。期間特斯拉和德國當地政府部門,從一開始的甜蜜蜜變成了相互撕扯。去年4月份,特斯拉公開發布一份聲明,認為德國政府的工廠審批程序,有太多的官僚主義,拖慢了工廠建設的進度,而當地審批政府,則是指責特斯拉未經允許,就私自開工建設。甚至連馬斯克在視察德國工廠建設進度時,都將不滿態度擺在明面上,發言希望當地審批部門能少些官僚主義。2021年10月,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終于正式竣工,但等待還在繼續,工廠正式投產的最后一道關卡——公益訴訟還未通過。一直到3月初,在歷經843天之后,特斯拉德國工廠獲批生產。
北京時間3月22日晚23點,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舉行開工儀式,并同步交付該工廠生產的第一批特斯拉Model Y。每一座特斯拉超級工廠的落成投產,不僅將極大提升交付效率,更會為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同樣,上海超級工廠自2019年建成投產后,本土化率已超過90%,帶動臨港新片區以及上海和周邊地區的發展,極大提升了就業率,也為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成功經驗和新的活力。
埃隆·馬斯克似乎松了一口氣,因為特斯拉建在柏林附近的超級工廠終于開始為歐洲生產Model Y電動掀背車了。但是這個開工的時機可能不太好,因為俄烏局勢推高了特斯拉電池的材料成本,全球電腦芯片短缺仍在繼續,且當地供水緊張,使得馬斯克對該工廠的巨大野心受到威脅。這位億萬富豪企業家周一在推特上寫道:“很高興明天將交出由柏林超級工廠制造的第一批生產汽車!在一個大洲內實現本地化生產,會對資本效率產生巨大影響。"這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原計劃于2021年7月在德國格倫海德(Grünheide)這家耗資50億美元的超級工廠開始組裝業務,然后在錯過了這一期限后,終于在去年秋天開始組裝。特斯拉的目標是最終在該工廠每年生產50萬輛電動汽車和電池組,但目前這一目標的實現將取決于供應鏈和其他超出馬斯克控制的問題。今年1月,他警告稱,“供應鏈將繼續成為所有工廠產量的根本限制因素”,“芯片短缺情況雖然好于去年,但仍是一個問題。”只不過幾周后,用于工廠運營的水看起來成為了更令他頭痛的問題。
對此,投行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今日稱:“我們認為,德國工廠的開業是特斯拉在過去十年中最大的戰略努力之一。未來幾年,隨著更多的消費者轉向電動汽車,特斯拉在歐洲的市場份額應該會進一步提高。”艾夫斯認為,德國工廠對特斯拉及其股價表現至關重要。畢竟,從長期角度講,不可能一直從上海向整個歐洲出口汽車。而如今,柏林工廠為特斯拉在歐洲建立了一個主要的灘頭陣地,并有可能在未來12~18個月內,將產能擴大到每年約50萬輛汽車。艾夫斯還稱,德國工廠開工消除了影響特斯拉股價的一個“懸而未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