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具有低能耗、輕污染等傳統燃油汽車不可比擬的優點,可以改善能源緊缺與環境污染等問題,所以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研發,并作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領域。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政府大力持續的扶持引領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向好,但產業仍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政策支持與創新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基本實現貫通。但也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后等突出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汽車市場將發生明顯改變:綠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顯著擴大,充電設施智能化將得到普及;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將更加完善、健全。
新能源汽車的官方定義是采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來作為動力來源,在這里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等。而在目前市場上,純電車顯然成為了新能源車的代表,混動和燃料電池線路齊頭并進。而在未來哪個領域將會產生革命性突破,現在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
新能源汽車發展于全球石化日益枯竭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時代,所以,它憑借國家補貼,國家政策、綠色環保、噪音小和出行成本低等因素逐漸進入了產業化階段。
新能源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雖然面臨電池、安全等諸多問題,但隨著石化的減少和空氣污染的嚴重化,以及國家對新能源的支持,新能源將是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但需要漫長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新能源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雖然面臨電池、安全等諸多問題,但隨著石化的減少和空氣污染的嚴重化,以及國家對新能源(據悉,海南已提出2030年全域禁售燃油車)的支持,新能源將是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但需要漫長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公共平臺技術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和整車、電池、電機測試平臺。整車技術方面,實現了純電動汽車續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電池轎車采用“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臺技術方案,實現了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燃料電池和蓄電池混合動力、電動化底盤、整車控制等三大系統的應用和在燃料電池耐久性、氫氣安全性、整車燃料經濟性等三大技術領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新能源汽車行業為汽車行業的重要分支,也改變了延續百年的傳統汽車產業鏈結構。動力電池是產業鏈中游最重要的零部件,同時鈷礦、鎳礦等礦產資源為動力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此類礦產資源與傳統汽車上游產業鏈有所差別。
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關政策更加健全,技術研發制度更加成熟,市場發展穩定有序。基于環境保護、能源安全、建設工業強國的考慮,新能源汽車未來仍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技術發展落后和充電設施欠缺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仍離不開政府扶持。在建設低碳、節能經濟的宏觀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在未來必將拉動中國汽車產業技術革新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