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002475)牽手奇瑞向新能源汽車業務大舉進軍的熱度還未散去,2月21日晚間,立訊再拋巨額定增方案,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業務。
公告顯示,立訊精密本次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總股本30%,數量不超過21億股,總額不超過135億元。募投項目主要涵蓋了封裝測試、顯示模組、智能移動終端(包括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等)零組件與系統組裝等領域,相關下游行業主要包括消費電子與汽車電子。
綜合來看,在限電、缺芯、原材料漲價沖擊下,蘋果供應商巨頭立訊精密正在尋求積極轉型——對新能源汽車業務押下重注。
從其定增方案也可清晰地看出,消費電子業務仍是其立身之本,超過半數的金額投向了可穿戴、智能終端相關的業務。
本期硬核投研從立訊精密的百億定增入手,分析其在轉型中的戰略打法。
猛攻新能源汽車業務
無論是出于對蘋果供應鏈安全的擔憂,還是為了應對消費電子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表現出來的頹勢,轉型是果鏈巨頭立訊精密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21世紀資本研究院此前就在文章中指出,眾多果鏈公司在尋找新的出路,并集體將目光瞄準了當下最火的賽道——新能源汽車。
2021年,各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雖多有布局,但總體上呈低調前行之勢。而立訊精密在2022年初牽手奇瑞汽車、百億入股,則是打響了高調進軍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第一槍。隨后拋出的百億定增方案,更凸顯了其在汽車業務上布局的野心。
立訊精密在定增方案中指出,一方面傳統汽車行業正在進行智能化轉型,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普及,二者將新增大量上游精密電子器件及組件的產能需求。
根據Statista預測,2020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為2179億美元,到2028年有望達到400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
有鑒于此,立訊精密本次定增的六個項目中,兩項明確投向新能源汽車業務,分別是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15億元)和智能汽車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5億元),投資金額合計20億元。
這兩個項目,有諸多細節值得玩味。
一是,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產品項目的建設地點在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非常巧合的是,另一果鏈公司長盈精密的新能源汽車布局中,也將一個項目落戶在該地。
有意思的是,立訊精密常州項目的實施主體——立訊精密工業(江蘇)有限公司的注冊地址為溧陽市昆侖街道中關村大道,與寧德時代在溧陽項目選址近在咫尺。
目前沒有公開信息顯示二者有合作關系,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壓連接器確實是極其重要的元部件,在整車、充電設施上均有應用。
二是,智能汽車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的建設地點在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該項目的實施主體為立訊精密工業(保定)有限公司。其多份公開招聘信息表明,公司主要客戶有“NISSAN”、長城、吉利等國際知名品牌汽車。
立訊精密在公司年報中明確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沉淀了較好基礎,不斷在整車廠和Tier1客戶群獲得突破,且均是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
消費電子守城
盡管立訊精密新能源汽車業務布局可謂是大張旗鼓,但從項目投入看,發展重心仍然是消費電子。
其中,涉及消費電子的項目分別有智能可穿戴設備產品生產線建設及技術升級項目(35億元)、智能移動終端精密零組件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27億元)、半導體先進封裝及測試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9.5億元)、智能移動終端顯示模組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8億元)等,共計投入近79.5億元。
作為Airpods代工商,盡管市場上總有對其出貨衰退、下游需求降低等質疑,但立訊精密在相關業務領域依然加碼,于可穿戴設備的投入金額最大。
立訊精密宣稱,在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下,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逐漸加快,帶來大量新產能需求的同時,智能可穿戴設備內部電子元件的集成化程度亦相應增長,技術門檻不斷提高。
手機業務的擴展或是通過智能移動終端精密零組件產品生產線實現,該項目相關產品將同時應用于消費電子和汽車領域。
去年就有市場消息顯示,立訊拿下了iPhone新機組裝單,一個依據是立訊精密收購了緯創在中國大陸的兩家公司,這兩家子公司成為立訊切入蘋果新機組裝業務起到關鍵作用。
近期,針對立訊精密今年是否如預期獲得大客戶新款手機訂單的問題,公司還在互動平臺澄清:公司業務表現持續滿足客戶需求,并收獲客戶高度認可。公司將以重要合作伙伴角色更深度服務客戶,相關商業合作順利開展,不存在任何未達客戶及公司預期的情況。
而關于本次半導體先進封裝及測試和智能移動終端顯示模組產品生產線的建設,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為,可視為立訊精密在消費電子產業鏈上下游的拓展,有利于公司落實垂直整合供應鏈的發展戰略。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立訊在顯示項目布局的是Mini LED技術,也是對蘋果步伐的跟隨。
其指出,蘋果于2021年4月推出應用Mini LED背光技術的iPad Pro,系蘋果首款搭載Mini LED的產品,隨后帶來多家廠商的跟進。而且隨著智能網聯汽車覆蓋率的逐步提升,預計Mini LED在車載顯示市場的增速可觀。根據LED inside 預測,2025年全球Mini LED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8.91億美元。這讓立訊看到了市場前景。
近慮與遠憂
從上述兩項布局來看,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為,立訊精密在汽車業務上急于尋求新的增長點,以對沖消費電子下滑的風險。而在消費電子業務上,則開始朝著完善產業鏈、打通上下游的方向發展,以提高整體供應實力。
但是,依賴蘋果所帶來的高速發展路徑,立訊精密并非可以一夜之間擺脫,無論是汽車還是原有消費電子業務,都面臨著難點。
就汽車業務而言,能夠給立訊精密帶來的回報還難以在短時間內呈現。2020年,公司在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實現收入為28.4億元,營收占比僅為3.07%。就技術先進性來看,也不具有高壁壘和高附加值,立訊精密的汽車相關業務毛利率為16.52%,均低于公司其他消費電子業務。
“立訊精密目前只能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些非核心業務,從連接系統產品切入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有助于其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未來新能源汽車代工做準備?!盬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在受訪時指出。
公開信息顯示,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主要專注于整車“血管和神經系統”的汽車電氣以及智能網聯,產品包括低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新能源車高壓線束和連接器、高速連接器、智能電氣盒、RSU(路側單元)、車載通訊單元(TCU)及中央網關等。
但林芝進一步指出,“新能源汽車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領域,立訊精密缺乏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積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夠了解,短期內無法打通產業鏈,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所以無法立即涉足新能源汽車代工。”
而對于立訊的主業——消費電子業務的增長,市場還相對樂觀一些。
“立訊此次消費電子擴張的重點有兩個,其一是可穿戴設備產品線,目前該產品線正在蓬勃發展,加碼可穿戴設備代工產能有利于獲得更多的訂單,有助于公司業績的提升;其二,消費電子產業鏈,立訊為了增加毛利率,需要向產業鏈上游滲透,涉足模組、半導體?!盝IMO Insight分析師王森對21世紀資本研究院表示。
這也是立訊此次定增涉足封裝、顯示模組、移動終端零組件與系統組裝等多個項目的言外之意:從零組件、模組到系統,從消費電子到汽車電子,立訊一方面橫向拓寬業務覆蓋的相關行業領域,另一方面縱向擴展特定業務領域內的產品品類,力圖成為一家平臺型企業??芍^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