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立訊精密才剛剛宣布與奇瑞達成戰略合作,2月21日晚間,立訊精密又拋出百億定增募資的重磅消息!
立訊精密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35億元,擬投資領域包括終端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先進封裝及測試等領域。
百億定增,瞄準這些賽道!
據立訊精密公司《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顯示,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3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將全部用于以下項
立訊精密在公告中表示,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35億元,用于智能移動終端精密零組件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半導體先進封裝及測試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智能汽車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等。
按照立訊精密截至預案公告日前一交易日(2022年2月18日)的總股本70.77億股計算,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21.23億股(含本數),并以中國證監會關于本次發行的核準文件為準。本次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不含定價基準日,下同)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
可以看到,本次立訊精密募投項目主要涵蓋了封裝測試、顯示模組、智能移動終端(包括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等)零組件與系統組裝等領域,相關下游行業主要包括消費電子與汽車電子。
總體來看可以將本次立訊精密瞄準的方向劃分為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兩大賽道。
消費電子自然不用多說,一方面,通信技術、手機零部件的逐漸升級讓移動終端產品規模整體增長。根據IDC統計,全球手機出貨金額由2011年的3049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4448億美元。隨著5G時代的到來,2022年全球手機出貨金額預計將提升至近6000億美元。伴隨著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應用,手機產品的性能升級及功能多樣化將是品牌廠商未來的主要競爭方向,而品牌廠商的競爭也將加快精密電子器件及組件的升級換代,促使精密電子器件及組件的品類變得更加豐富,并提升相應產品的市場規模。
另一方面,立訊精密還重點投入智能可穿戴設備生產線。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與人體密切接觸,并提供視覺、觸覺、聽覺、健康監測等多方面交互體驗的智能硬件,與手機等傳統移動智能終端形成良性互補,共同構成“萬物互聯”時代的數據入口。IDC數據統計,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從2014年的2,890萬臺增長至2020年的4.45億臺,年復合增長率達57.7%,預計2024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6.32億臺,市場空間廣闊。
在汽車電子方面,近幾年來國家層面的相關頂層設計政策密集出臺,對智能汽車與汽車電子產業均提出了具體的戰略部署和行動計劃。其中,工信部發布的《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要把握傳統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轉型的市場機遇,重點推動連接器與線纜組件和物理電池等電子元器件應用。
綜上,與本次募投項目相關的下游行業均受到相關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政策支持為相關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有利于本次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立訊精密作為全球領先的精密電子零組件制造及系統組裝龍頭廠商,有必要充分把握行業發展機遇,通過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來強化重點行業的產品和業務布局,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技術研發與產品制造能力,進而提升市場份額。
新能源汽車——逃不過“真香定律”
自從著名的“哲學家”王境澤發明了真香定律以后,無數網友都逃不開真香定律的打臉,在汽車界那當然也適應這一條,對立訊精密而言更是如此。
不管是車企鋪天蓋地的宣傳還是資本市場的普遍看好,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汽車電動化滲透率不斷提升。
筆者從GGII數據查詢得知,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為319.8萬輛,2015年到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4.5%,全球汽車電動化滲透率也由2015年0.8%增長到2020年的4.1%;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7年的77.7萬輛增長至2020年的136.7萬輛,年復合增長率為20.7%,預計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2022年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汽車電動化未來的市場空間更加廣闊!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預計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20%,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
顯然,傳統汽車的智能化及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普及將新增大量上游精密電子器件及組件的產能需求,根據Statista預測,2020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為2,179億美元,到2028年有望達到4,00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
對于立訊精密如此大體量的廠商來說,這不就是擺在眼前的“蛋糕”?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勢必推動汽車電子相關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
可以看到,就在2月11日,立訊精密與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于蕪湖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雙方奠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中,立訊精密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
此外,協議簽署當日,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還與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伙)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協議約定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人民幣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在2月13日下午的電話會議上,立訊精密董事長、總經理王來春表示,Smart EV是中國汽車人百年不遇的機會。它帶來的機會不只包括整車,也包括生命力更強的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Tier1 的市場規模本身幾乎是所有車企總產值的70%,但目前全球100大Tier1廠商中,中國企業僅有8家。
而立訊精密之所以選擇與奇瑞合作的原因在于,奇瑞集團在整車領域擁有完整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體系,尤其在整車制造環節擁有獨立自主平臺,能夠為奇瑞汽車及其他品牌商提供從整車開發到量產的綜合服務,在業內具備強大、領先的核心競爭優勢。除了技術和經驗優勢外,奇瑞已具備成熟的產能,是國內為數不多適合開展ODM造車業務模式的伙伴,立訊精密與奇瑞合作的成本相對較低,卻具備較高和較快的潛在效益。
王來春進一步解釋稱,立訊有限是奇瑞控股的投資人,立訊精密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新能源開拓為別人造好車的ODM業務,公司志在抓緊機會窗口拼進全球領先的Tier1。